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功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功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李世民24功臣排名?
唐代李世民的24功臣是他统一中国之后为了表彰功绩而设立的。他们分别是:魏征、萧瑀、长孙无忌、秦琼、侯君集、李靖、李渊、尉迟恭、张宾、裴行俭、刘文静、钱粮使王爽、汉中王李重、王君廓、皇甫无逸、长孙顺德、韦孝宽、韦孝恭、杨文广、颜真卿、元稹、左震玉、鱼朝恩和罗士信。李世民的24功臣排名其实无从考证,因为他们的功绩、贡献不可同日而语。不过这些功臣因为他们的杰出表现而被唐太宗称赞为“功高震主,临事制胜”。
唐代李世民的24位功臣有:
贵戚豪族,英冠人杰: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贤辅谋深,遭逢明主: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
智者尽言,青史美臣: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徵
命世之才,善建嘉谋: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才高望重,社稷之臣: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
夺槊陷阵,智勇双全: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
南平吴会,北定沙漠:特进、卫国公李靖
唐太宗时期的十八学士和二十四功臣都有谁?
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并为学士。二十四位功臣包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徵、尉迟敬德、李孝恭、高士廉、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勣和秦叔宝二十四人。
凌烟阁功臣是怎么回事?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凌烟阁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为追忆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命令阎立本将二十四位功臣***大小画像描绘在凌烟阁中,供自己怀旧和后世留念!
凌烟阁中众功臣面北而立,共分为三层,最内一层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层为一般功臣。
从此以后,凌烟阁成为大唐功成名就、从军报国和人臣荣耀的代名词,很多人都梦想着能画像进入其中,不少诗词都有描述。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按顺序分别是: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郡王李孝恭、莱国公杜如晦、郑国公魏征、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鄂国公尉迟恭、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郧国公殷开山、谯国公柴绍、邳国公长孙顺德、郧国公张亮、陈国公侯君集、郯国公张公谨、卢国公程知节、永兴县公虞世南、渝国公刘政会、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勣、胡国公秦琼。
这其中除战死沙场之外,大都得善终,只有郧国公张亮和陈国公侯君集二人因牵涉谋反罪被诛杀。(我是公子皇铘,码字不易,还请多多点赞、多多关注,也欢迎留言探讨交流)!
凌烟阁功臣是怎么回事呢?那是唐太宗李世民给他的24名功臣排名,然后让大画家阎立本画的像,以表彰他们的功绩。其实在后面还有很多的故事呢,下面我就给大家来说一说吧
背景之一:高祖分封
其实在唐代,先后有两批功臣,一批是拥立李渊起兵反隋的,另一批是追随李世民参加玄武门之变把李世民送上皇位的。人们把后一批叫亲信功臣。
唐高祖褒奖功臣。618年,唐高祖即位不久,就对参加或者支持起兵的17位功臣褒奖:李世民,裴寂,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赵文恪,窦琮,刘政会,刘世龙等等。620年,李渊又褒奖了11人,这次还有些从隋朝归顺过来的官员。这两次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荣誉。
背景之二:太宗武德分封
626年,唐朝的形势发了变化,李世民登上了皇位。626年,根据史书记载,唐太宗亲自下诏,亲自认定参加政变的亲信,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杜如晦,侯君集五人功居第一,晋爵国公,食邑三千户。记载诏书宣布后,轩然***,“诸将争功,纷纭不已”后来为了顾全大局,又确定了43人的功臣名单,“又定功臣封户,时文静已死,乃自寂而下差功大小第之,总四十三人。”这次封的功臣是食实封的封户,有实际经济特权,有名有实。与李渊那两次大不相同。
在这次分封中,显示出一个新的利益集团和经济核心的出现,另外唐太宗还协调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稳定了政局,实现了权力的重新分配。
背景之三:贞观分封
贞观年间,唐太宗进行了两次分封,637年,任命14位功臣为世袭刺史,分别是长孙无忌,房玄齡,杜如晦,李靖,高士廉,李孝恭,尉迟敬德,李勣,段志玄,程知节,侯君集,李道宗,刘弘基,张亮。
凌烟阁功臣
在643年,又确定了24名功臣。这就是凌烟阁24功臣。除了刘道宗以外,全部入选。另外又增加了魏征,萧瑀,屈孙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公谨,虞世南,刘政会,唐俭,秦叔宝11人。由于这次唐太宗李世民地位巩固,所以能按自己的意愿安排,人员相对集中,也少了很多,在这次受封中,有12人连续三次受到李世民的加封,唐太宗与这些人关系非常密切,他们是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齡,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张亮,程知节,段志玄,李孝恭,李靖,李勣。另外,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龄,杜如晦,程知节这五人与唐太宗是儿女亲家。
可以说,在前后20年里,唐太宗和这些功臣能够一起,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共同开创了彪炳千秋的“贞观之治”。
褒奖功臣是封建帝王用来笼络人心的惯用手段,但是封建帝王能够做到赏不逾时,上下皆欢,君臣共荣,并不多见。唐太宗做得很成功,值得后人学习。
好了,关于李世民与凌烟阁分封的事我们就说到这里,欢迎关注我们,发现历史,每天一个历史故事,谢谢大家,再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功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功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