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明朝历史,桂林明朝历史地图

kodinid 4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桂林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桂林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末桂林人口?
  2. 桂林山水起源于什么时候?
  3. 靖王府介绍?

明末桂林人口

明末时期,桂林的人口大致在10万左右。此时期桂林位于广西省中部,以自然风光秀丽而著称,经济比较发达,主要产业有农业、手工业和商贸业等。当时桂林城区地势较高,城内有城墙和护城河,可以有效地防御外敌入侵。此外,桂林市的人口组成比较复杂,主要有汉族、壮族、回族等不同民族,涵盖了多个文化群体。总之,明末时期的桂林是一个人口集聚、文化多元、经济繁荣的城市。

桂林山水起源于什么时候?

桂林山水是是在离现在7000万年前到2500万年前至200万年前形成的;是流水长年累月溶蚀石灰岩中的碳酸钙而慢慢形成的,属于喀斯特地貌。由于这里广泛地分布着厚度大、纯度高的石灰岩,为这种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温度高,雨量大,为喀斯特地貌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总的来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海拔300米~400米的山峰,是在离现在7000万年前到2500万年前至200万年前形成的;海拔高度在210米~230米的山峰形成于20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而岩洞内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则是100万年以来逐步形成的。

桂林明朝历史,桂林明朝历史地图-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一:第一个说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是南宋词人李曾伯2、来源二:801年前的宋代,时任广西提点刑狱兼权府事的王正功,在为赴京城赶考的桂林考生饯行的宴会上,当众赋诗,最早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1983年,桂林市文物作者在对独秀峰石刻进行清理时,意外发现这里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

3、由于宋代旅游的发展,不少人留下了与王正功类似的溢美之词。

如张洵的“桂林山水冠衡湘”,邓公衔的“桂林岩洞冠天下”,曾几的“江山清绝胜中原”,张孝祥的“桂林山水之胜甲东南”等等。

桂林明朝历史,桂林明朝历史地图-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中,南宋末年的李曾伯在《重修湘西楼记》中直书“桂林山川甲天下”,与王正功的提法十分类似。

4、另外,据目前考证发现,历史上最早赞美桂林山水的文章出自南北朝时的大学者颜延之。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424年),他来到桂林独秀峰游玩,感悟山水之际,挥笔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诗句

王府介绍?

靖王府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

桂林明朝历史,桂林明朝历史地图-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它是我国现今历史最长且保存得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它按照朝廷对藩王府所作的规定构筑,整个王城的宫殿建筑***取严格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沿着中轴线,前为承运门,中为承运殿,后为寝宫,最后是御苑。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坛,主体建筑两侧还有众多的的厅堂楼阁、书屋轩室。所有建筑都是大式歇山顶,红墙碧瓦。 

王城内有“王道”,即王爷王妃的专用通道,由青石板铺垫而成,旁边花团锦簇,十分怡人。沿着王道往前可以看到承运门,承运门是靖江王府的正门,“承运”二字取自圣旨中“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即“奉旨管理这片土地”之意。承运门是***的墙体,有别于寺庙的***,显得非常大气。

景点等级:AAAA

坐落于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重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城垣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城内有承运门,承运殿。围绕宫殿主体建筑,还广建楼堂厅院,亭阁轩室,构成一个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靖江王府是我国现今历史最长且保存得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清朝时为广西贡院,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本部校区,浓缩了最近几百年来桂林的历史和文化。桂林靖江王城现在是广西师范大学本部校址,是桂林市内景区种最受游客欢迎的景区之一,也是桂林市内最主要的景区之一,每年将有50万人次到此观光、游览。 坐落于王城内的独秀峰,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气势雄伟,被称为“南天一柱”,宋人王正功的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刻在这里。独秀峰位于桂林王城内,它是王城景区不可分割的部分。独秀峰与桂林四大名池之一的月牙池天造地合,相映成趣,系桂林古八景之一。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桂林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桂林明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桂林 万年前 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