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年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年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的时候蒙古算是明朝的疆土吗?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方面,明朝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和今天有很大不同;明朝人的疆域观念,和现在的领土***相差很大;另一方面,明朝不同时期,对长城以北的影响力相差很大。
我们来看一个史料。
1636年,明朝的兵部刊行了一部书,叫《皇明职方地图》,职方就是古代说的版图。这书中包含了很多交通与军事地图,可以说是当时国防的一种知识手册。这书先讲内地的情况,然后讲长江的江防,对日本岛夷的海防,然后讲了王朝直辖下的马政:
讲完这些牧马地以后,这书开始进一步讨论大明的势力范围,依次是:朝鲜、安南、西域、朔漠。这些地方都比较远,不是朝廷直接管理的,但也不是明朝不管的地方。所以,该书详细记载了这些地方的军事重镇:
这个示意图不仅标记了朔漠的总体情况,也具体记录了明朝经营这一地区的历史,比如明成祖封了也先土干做忠勇王,赐名金忠。
换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大明并没有把蒙古诸部视为与自己的对等政权,但同时明朝进入中后期以后,也没有要实际管理朔漠的政治。
明朝气势最盛的时候,瓦剌鞑靼虽然不敢触霉头,几次都躲的明朝大军远远的,甚至有几次瓦剌和鞑靼还都投降了,但是终究是没有获得整个漠北地区***的完全归服,这点和之前的汉唐是不一样的,汉朝是斩杀了匈奴的郅支单于,而呼韩邪单于更是直接到长安归降,至于唐朝,更是直接灭亡了东突厥,甚至于隋朝,突厥也是被打的臣服,那个时候也可以算作是汉隋唐的疆土,但是明朝始终没做到这一点,蒙古地方部落和明一直感觉是在打游击,朱棣死后,大明更是缺乏有进取心的皇帝和大臣,因此一代不如一代,终明一世,蒙古也不能算作是明朝的疆土。
这个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看待明朝的地方行政体系和边疆行政体系,并且要注意不能将现代民族国家的领土概念直接带入到明朝。只有回归到当时的现实环境和边疆政策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明朝的版图问题,在这一点上,不论蒙古、西域还是安南,都具有理解上的共通性。
一般来说,和中国古代其他朝代一样,明朝在行***力非常有力的中心地区和边远地区***取的是不一样的。在中心地区,主要实行的是“两京十三司”,一省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原为防止地方权力集中。宣德后开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和巡抚的名义督抚地方行政。景泰朝之后成为各省常制。官员基本上是由朝廷直接任免的,可以看出,在中心的地方行政上,明朝中央***牢牢控制着各地的军政、经济大权,同时在文化上具有领导地位。此外,明朝还有藩属国,比如朝鲜和安南,他们又属于自己的政治体系和领袖,和明朝是很明确的宗藩关系,和明朝的关系一般局限在朝贡和王位继承上,可以比较明确的说,他们的领土并不属于明朝疆土的一部分。但是在边疆地区,统治的方式就发生了变化。这些地区在中心控制区和藩属国之间,明朝对其的控制力度也尝尝夹杂着二者之间。
谭其骧先生那一半的明朝疆域图,除了明朝中心控制地区以外,还包括了东北、蒙古、西域以及西藏,这些地区并不是明朝完全可以控制的地方。这里就需要提到另一个制度了——都指挥使司。他一般出现在现在的东北、内蒙古、新疆和***等地,管理着辖区内的卫所,可以被定性为军事机构。都指挥使司便是明朝在边疆地区设立的统治结构,这就和藩属国有了本质的区别,但是如果从都指挥使司内部人员的构成来说,则体现出了边疆治理的特殊性。
都指挥使司的内部人员很多都是当地民族的上层精英人士,在当地拥有着地位、权势和一定的号召力,而朝廷的封官,本就是根据当地已经有的权力结构体系进行“名分”上的册封罢了。这些官员并不完全听命于朝廷,不仅在职位上世袭,并且在具体治理上也基本是各行其是。比如说题目中的蒙古,就是被明成祖朱棣交给了蒙古兀良哈三卫。
理解中国过去的传统,尤其是边疆上的问题,不能简单用近代国家领土观念进行生硬套用,只有充分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对明朝的疆域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答题者:张珍瑜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明朝与蒙古是并立的两个***,明朝的疆土里不包括蒙古。我认为,这个没什么可争论的,就像“北宋时辽国不是北宋的疆土”、“南宋时金国不是南宋的疆土”一样清晰。明朝与蒙古顶多算是“南北朝”。我来简单聊一聊。
***儿海之战惨败和脱古思帖木儿被杀,北元丧失了恢复的可能;明朝方面,尽管太祖、成祖两朝不断蚕食蒙古,乃至用兵塞北,永乐间甚至建立了明朝人所艳称的“五出三犁”这样的赫赫功业,但从总体看,无非以“降服”为目标,没有也不可能消灭北元——蒙古***。1368年元顺帝撤出大都以后形成的明朝与北元——蒙古两个***长达二百余年的对峙局面,至此确立。
北元——蒙古与明朝,从它们统治的地域看,是元朝灭亡以后,在元朝遗留的版图上建立起来的两个并立***。明朝继承了包括大都在内的元朝主要统治区,因而是当时中国的代表。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致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的信中说:“君之祖宗有天下者几及百年,养育之久,生齿之繁,以此知运虽去而祀未终。”洪武十一年(1378),爱猷识理达腊去世,明太祖亲撰祭文,提到“曩者君主沙漠,朕主中国”云云。也就是说,明朝承认北元是元朝的延续,是与自己并列的***,同时又坚持认为北元已经失去正统地位。
晚至英宗正统年间,“南北朝”之说在明与蒙古双方朝野上下普及开来。如正统末年,也先说过:“吾有子,请婚南朝公主。”隆庆四年(1570),俺答汗对明朝使臣鲍崇德说:“今,天使我孙投顺南朝。”蒙古方面,上自大汗,下至牧民,都认为明朝是南朝,而以北朝自居。明朝方面,官方尽力回避南北朝的说法,而沿边百姓就没有顾忌了。
《明史》卷327《鞑靼传》在结尾处总结明朝与蒙古本部的关系说:鞑靼“当洪、永、宣世,国家全盛,颇受戎索,然畔服亦靡常。正统后,边备废弛,声灵不振。诸部长多以雄杰之姿,恃其暴强,迭出与中夏抗。”一般说来,比较符合事实。
想了解明朝的历史,有什么书好推荐的,正史野史都行?
谢谢邀请。关于明史研究的书籍有很多,通过网上收集整理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1、《细说明朝》,黎东方著。
2、《朱元璋传》,吴晗著。
3、《明史讲义》,孟森著。
4、《明史》(上、下),汤纲、南炳文著,古文。
5、《剑桥中国[_a***_]史》,崔瑞德、牟复礼著。
6、《传习录》,阳明著。
7、《万历十五年》《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黄仁宇著。
可以先看一些明朝的一些电视剧,对明朝的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虽然不是历史也可以了解一些大的事件。
电视剧朱元璋,好像是胡军演的
讲的是朱元璋参加起义军的过程,还有定都南京还有和陈友谅的水战等。李擅长,刘伯温,汤河,蓝玉,徐达,常愚春,等明朝初期的人物都有体现。
大明1556,陈宝国演的,这部剧很好,值得一看。严嵩,严世藩,张巨正,海瑞,徐阶,戚继光,胡中献,等人物都有精彩表现。陈宝国把嘉靖皇帝演的很到位。
大明芳华这部剧呢跨度比较大,从靖难开始一直演到英宗复辟,朱允文,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六个皇帝,至于故事情节看看而已扯当真,不过大的***是真实的。
还有正徳演艺,讲述了朱厚照荒唐短暂的人生。
如果看书的话可以看中国通史,历史大***都有介绍。
我集中推荐一批有关明朝历史的图书。 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有代表性之书籍,基本可以满足广大网友的需求。入门级为通俗好读的作品,研究级为引人深思之作,骨灰级为进一步研究明朝历史所需之作。在某种意义上说,你只要了解明朝,你就可以大体理解古代中国。
入门级:
《正说明朝十六帝》
语言浅显易懂。如书名,讲了明朝十六位皇帝的故事。17万字左右,插画多,读起来很有趣味。适合孩子看,成人看;适合女人看,男人看;适合床上看,厕所蹲坑看,火车飞机上看。在高中的一个暑***看过。和枯燥乏味的高中历史教材放在一起时,简直判若云泥,会发现原来历史其实这么好玩,原来皇帝也是人,原来皇帝的生活是这样子的。
感谢这样不是戏说历史但是同样有趣的书,让我对历史的兴趣不至于被当年的应试教育泯灭干净。
时下最流行的关于明朝历史的书籍。有温度有感情地讲诉明史,并且是鸿篇巨制,非常全面,值得一看。属于通俗历史演义小说,里面夹杂了作者的一些私货,故而一部分细节和史料有出入。但从整体来讲,还是不错的。
研究级:
《万历十五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年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年代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