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没落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没落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衰败的开始?
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和史思明组织发起了一场政治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又由于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亦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往简单了说就是一场战争罢了。安史之乱是唐朝一个由盛而衰的点,同时,这件事还造成了唐代的藩镇割据。安史之乱经历了一共七年零三个月,虽然这个叛乱最后是被镇压住了,可是唐朝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经过了这一次的祸事,大唐是大不如前了的。无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军事上来看都是处于一种苟延残喘的状态下。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
灭亡过程:
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温入宫尽诛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不久将唐昭宗***。
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
应该是从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开始的。安史之乱前,前有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接着就是有被称为贞观遗风的武则天治世,最后还有唐朝巅峰的开元盛世。
在唐玄宗时期,唐朝国家实力强盛,民众富裕,政治清明。只是到了后期,唐玄宗就安于享乐了,让各地刺史逐渐掌握了军权,特别是安禄山,天下十三州,一人就掌管了最强的三州之地,最终也正是他开启了安史之乱。
等到安史之乱平息,唐玄宗回到长安之时,朝廷已经***许久,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人依然辈出,但是跟前期比起来,已经没落许多,特别是各地刺史逐渐掌控权力,为后来的五代十国混战埋下了祸根。
唐朝由盛转败的转折点为安史之乱,唐代宗初年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开始走向衰落。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使得当时社会混乱、藩镇割据、剥削加重、边疆不稳、国家分裂,唐朝由此走向衰落。
唐灭亡的原因及教训?
唐灭亡的根本原因有三点:
1.藩镇割据
2.宦官弄权
3.朋党之争
再加上黄巢的起义,起到了强烈的推动作用。
教训就是:要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严禁宦官干政。制衡权臣及其党羽的力量。
唐朝灭亡的主要因素是藩镇和宦官。自从安史之乱以后,朝廷不得不倚重地方藩镇,内部皇帝懒惰,宦官趁机登上高位,掌握禁军。这两大势力造成唐朝后期皇权衰落,当然了黄巢起义给了他致命的一击。此后,皇帝逐步沦为军阀的傀儡,直至唐朝灭亡。
唐灭亡的教训是:皇帝不能懒惰,要做好权力平衡,不能一家独大。
唐朝在什么时候开始衰落的?
安史之乱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
***衰落
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没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没落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