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明朝历史,浓缩明朝历史故事

kodinid 5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浓缩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浓缩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代研台?
  2.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那场灾害到底有多恐怖?

历代研台?

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易水砚、松花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徐公砚、木胎漆砂砚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木砚研究始于何时,没有定论,但以清代居多。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实际并不适宜做砚台,但文人的浪漫将这种大胆的尝试,与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颇为精美的文房陈设品。

浓缩明朝历史,浓缩明朝历史故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用其他原料制作的墨砚。汉代有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晋代有木砚,瓷砚,和铜砚,唐代有泥砚,宋代有水晶砚,石泥砚,砖砚和天然砚,明代有化石砚,清代有纸砚,而今有橡皮砚。

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

如果要探究起中国砚台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打造工具的研磨器了,作为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刻砚、赏砚、藏砚,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对现代人来说,古砚***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浓缩明朝历史,浓缩明朝历史故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末鼠疫的危害有多大,那场灾害到底有多恐怖?

气象史上有“小冰河时期”的说法,一般是指1350年到1850年这三百年,这三百年,相较其他历史时段,气温下降非常明显。

气候的突变,伴随着的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相伴的,往往是严重的社会危机。

1618年,广东飘起了鹅毛大雪,这是小冰河时期开始的标志,此后十年,洪水和干旱在中国交替出现。

浓缩明朝历史,浓缩明朝历史故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633年,鼠疫在山西流行,李自成的老家米脂也惨遭鼠疫揉虐。

1637年,华北大旱,鼠疫传至河北

1638年,漕河干枯,鼠疫传至安徽、江苏等地。

1639年,黄河干枯,淮河和长江封冻,鼠疫席卷全国。

1641年,鼠疫传至北京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

明朝末年 ,全国人口大概有一亿,经过这场大鼠疫,死亡人口高达四、五千万。因鼠疫导致村庄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粮食收成更低;官兵因鼠疫影响,身体虚弱,不敌李自成的五十万起义军,不敌十万满清披甲兵。有专家称,鼠疫是造成明朝直接灭亡原因

大鼠疫发生的原因

一、自明朝第二位皇帝朱棣起,明朝经常远征蒙古,长年的边境战争,使很多汉人不堪战乱,直接逃到蒙古草原生活。这些人在蒙古草原将牧场开垦成农田,破坏了牧场的生态环境,生活在草原的老鼠生存空间受到压缩,人与老鼠接触的机率大幅度增加

二、明朝末年旱灾连连。在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期间,已发生三次大瘟疫,到了崇祯登基不久,又遭遇四年大旱。旱灾导致粮食奇缺,难民四逃,老鼠也需到处寻找食物,大量的老鼠进入人类的居住地。

明末大鼠疫之可怕,至今读起仍觉毛骨悚然!

明朝晚期,灾祸遍野,自万历年间,全国各地便连年遭灾,天灾导致人祸,为求生计,流民作乱不断。崇祯一朝,更是不堪,多数地区出现百年不遇的大旱灾。旱灾未解,广东突将大雪,干旱加低温,使得哀嚎遍野,百姓难以生计。

百姓苦,动物也苦,因为干旱所致,数不清的老鼠因炎热难耐,变到处寻找水源,它们相互咬着对方尾巴过江河险阻,成群结队进入安徽、河南山东、河北诸省。百姓饥不择食,见老鼠就抓,甚至有人挖掘老鼠藏在洞中的粮食为食,就连病死路边的老鼠也被当成食物吃掉。结果可想而知,鼠疫迅速爆发。最初在山西界内有饥民莫名而死,从数百到数千而后到数十万...很快,整个华北地区几乎全部鼠疫肆虐。

因为没有方法医治,感染鼠疫者除了等死之外别无他法,许多地区村户凋零,士兵也因感染而锐减,河中浮尸不计其数,地方官员素手无策,就连京城也到了无人收尸的境地。

史载“感染“疙疽”(鼠疫)者,吐血如西瓜水,而后立死。村中若百人,生者不足十。尸骨无人埋,任由老鸦啄食。”

自鼠疫始至李自成攻破北京,单京城一处就有超过二十万人感染而死。按明朝遗民张怡之言,李自成的队伍杀来之时,能上京城城墙上防守的军人,连一万人都凑不齐。士兵、小贩、雇工大批倒毙,连叫花子都找不到了。

明末经过持续的干旱、蝗虫、鼠疫、天花和饥荒,使得整个国家元气大伤,而李闯的流民作乱更是给已经虚弱不堪的大明王朝一记重拳。这一来,正好给满人创造了大好机会,使其趁机占领中原,坐了天下。只能说明朝气数已尽,任神仙也无能为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浓缩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浓缩明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鼠疫 明朝 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