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大清历史,一口气读完大清史读后感

kodinid 5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一口气读完大清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一口气读完大清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一口气看懂电的发展历史?
  2. 大清帝国是怎么搞钱的?

一口气看懂电的发展历史?

清朝末年开始有电

1、中国最早使用电能是清光绪五年(1878年),当时上海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欢迎美国总统格兰脱路过上海,特地运来了一台小型引擎发电机,从清光绪五年(1879年)8月17日至18日在上海外滩使用了两个晚上。

一口气读完大清历史,一口气读完大清史读后感-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中国最早的发电厂是1882年,英国人在上海租界设立的上海电光公司。

电的历史

1、古代人们是通过‘闪电’发现它的存在的。

一口气读完大清历史,一口气读完大清史读后感-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在古代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

3、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

4、公元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做了多年的实验,发现了“电力”,“电吸引”等许多现象,并最先使用了“电力”、“电吸引”等专用术语,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电学研究之父。

一口气读完大清历史,一口气读完大清史读后感-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1752 美国大电学家富兰克林放风筝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

大清帝国是怎么搞钱的?

首先就是田赋,关于田赋就是关于土地的征税。因为一些气候、土地等外在的因素,土地征税的银两也就不同。征税比较多的一般属于江苏,再比如浙江这些地方。征税的银两大约三千万左右。每个朝代所得到的银两都会有一些差别。在1661年,征税的银两在两千多万两左右。在1753年,征税达到的银两是两千九百多万两,在1849年,这个时候达到了三千多万两。

第二种就是粮食的税收,征税的地区一般是山东、浙江、江苏等地,其中就包括一些大米,小麦之类的。漕粮是提供给***,一些皇亲贵族,它的质量也是比较高的。顺治年间,银两在四百万两作用。在乾隆时期稍微少一些,大约三百五十万两左右。

第三种就是盐课,盐课就是根据百姓消费进行的一种税收。朝廷因此分了十多个区域,在清朝的时候,顺治时期,银两达到了五十六万两。在宣统时期,银两达到了一种***,税收达到了四千五百万左右。这些税收,足足上涨了几十倍。

第四种就是关税。关税就是过海关,所收取的商品税。一般关税类型包括一些衣服,用的东西,还有一些吃的东西,再比如船料,一些木制材料。在鸦片战争发生之后,清朝又设了了好几个海关。清朝初期,关税收到百万两,在乾隆时期,达到了四百多万两。


大清帝国是怎么搞钱的?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清朝在灭亡之前,经历过第一次***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战争。直到1911年,武昌的革命枪声打响后,满清宣统皇帝宣布退位,大清朝的统治才结束。这和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因没钱派人守卫城门、没钱派人打仗而国家灭亡的窘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大清朝这样有钱,是怎么搞钱的呢?

对比明朝、清朝的繁华程度,其实看不出清朝的经济有多么的发达。而且清朝末期,虽然慈禧太后签了丧权辱华的合同,让清朝的境遇更加窘迫了。但是清朝的国库并没有那样空虚,从我们都知道的圆明园,它的奇珍异宝数量来看,清***还是很有钱的。这样跟明朝对比一下,明朝不知道要被甩到哪里去。但是明朝并非真的没钱,只是税收结构有问题。明朝除了皇帝,士大夫阶层不用交税,而官绅阶层会想方设法逃税漏税。所以,这赋税、徭役都落到了百姓的头上,百姓入不敷出,民不聊生,自然是要反的。

但是,这点到了清朝就完全不必要担心。清朝的官员,不管是官绅阶层、还是百姓阶层,通通都要纳税,而且税率不低。清朝还有一条规定就是,税收不能靠徭役、粮食去抵,必须要白花花的银子。单凭这一点,清朝每年就获得了四千万两左右的银子。依靠这种政策,哪怕顺治年间的年税收都要比明朝最顶峰时期的年收入要高得多。

到了雍正年间,雍正直接设了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士绅一体一体纳粮等政策。直接把那些隐匿田产的乡绅坑了一大笔,因此朝廷收入大增。到了乾隆继位的时候,他沿袭雍正的政策,把总税收控制在了四千万两左右。

第二次***战争之后,清朝被英法联军彻底打怕了。洋人要求的开放口岸,允许洋人在中国设立租借,允许洋人进北京等要求,清***一律答应。这些极为不平等的条件虽然践踏了中国的***,但在客观上也为清***增加财政收入。

清***最终也由于把太多的权力给了外国人,中国人自己的权力被剥夺太多。再加上清朝末期赋税极重,向民间借国债,结果却恶意不还,百姓被欺压良久。结果就是民怨沸腾,最终引发了辛亥革命,埋葬了暴虐无度的清王朝

总的来说,就是清***横征暴敛,与民争利。虽然清***挣了很多银子,代价却是民心尽失,结果必然是被推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一口气读完大清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一口气读完大清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清朝 明朝 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