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古都历史,明朝古都历史简介

kodinid 5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古都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古都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都城是哪里?
  2. 明朝的首都不在湖北,为何在湖北钟祥有座明皇陵?

明朝都城是哪里?

明朝都城先为南京,后为北京

朱元璋立国时建都南京。南京经历了明太祖建文帝两朝。到明成祖朱棣时,为了更方便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也因为曾为燕王的朱棣习惯了在北京生活,于是迁都到了北京。但同时,南京仍然保留了一套行政班底,算是大明的第二首都。

明朝古都历史,明朝古都历史简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在历史上总共有过两个都城,一开始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又将都城迁到了顺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洪武年到永乐十九年,南京一直是明朝的都城,之后才迁都的北京,但南京的应天府作为留都依然存在。

明朝的首都开始是南京,后来迁到了北京。朱元璋称帝之后,以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改北平为北京,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在北京,增设北京周围卫所。

公元1409年,明成祖开始在北京营建天寿山长陵,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公元1416年,明成祖开始在北京修建宫殿,也就是紫禁城。公元1421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南京为陪都。从此,北京成为中国政治中心,一直延续至今,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明朝古都历史,明朝古都历史简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国都有两个,南京和北京。
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经过大战,取得了政权,定都应天府(今南京)。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在将都城搬到顺天府之后,将顺天府改名为北京,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明朝的首都不在湖北,为何在湖北钟祥有座明皇陵

在我国历史上,几乎每位帝王都会在自己的首都旁修建皇陵,以供自己,以及自己的亲人死后埋葬所用。其中最为著名的皇陵,或许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举全国之力所修建的秦始皇陵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传说其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除了神秘的秦始皇陵,还有诸如常常被盗墓贼光顾的清代皇陵清东陵、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所葬的昭陵、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所沉睡着的茂陵等等。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之一,存在近三百年的明朝历经十六位皇帝,自认也有着许多的皇陵。

明朝古都历史,明朝古都历史简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故乡凤阳建有明皇陵,初代首都南京则有着明孝陵,北京作为后来的首都,也拥有着规模宏大的明十三陵等。除此之外,在湖北钟祥也有座明皇陵,那么,明朝的首都不在湖北,为何却在那里建有皇陵呢?

其实,明朝的皇陵和其它朝代的很大不同就在于全中国共有五处明皇陵,其中,最早的一座是朱元璋在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时于今安徽省凤阳县开始修建的明皇陵,它是用来埋葬朱元璋的父母和兄嫂的,此外,还有埋葬朱元璋祖先的明祖陵,它位于今江苏省盱眙县。

后来,朱元璋又为自己和马皇后修建了明孝陵,为早逝的太子朱标修建了明东陵,这两座陵墓都位于今南京市玄武区。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朝帝王的皇陵也就在北京动工,明十三陵和景泰陵都位于北京周边。然而,从明正德十四年(1519)起,今湖北省钟祥市一带却修筑起了明显陵,那么,它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呢?

明武宗朱厚照作为明孝宗的独子,两岁便被立为皇太子,在娇惯中长大,弘治十八年(1505),年仅十五岁的明武宗继位,改元正德。正德十四年(1519),明孝宗的四弟,也就是明武宗的皇叔,兴王朱祐杬去世,武宗赐他谥号为“献”,并在其封地湖广安陆州修建亲王陵。

安陆州便是如今的湖北钟祥一带,而明武宗为了表达对四叔的重视,专门派人在松林山挑选风水宝地,将朱祐杬安葬。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明武宗病逝,据《明史记载,临死前他留下因为自己年仅三十一岁便去世,膝下无子,便按照“兄终弟及”的继承规则,“遗诏召兴献王长子嗣位。”

兴献王的长子朱厚熙出生五天后便夭折了,这里所说的“长子”自然是兴献王的次子朱厚熜,朱厚熜继位后,改元嘉靖,并不顾朝臣的反对,将自己的生父朱祐杬追尊为“兴献帝”。嘉靖五年(1526),皇帝再次顶着压力将父亲迎进宗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古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古都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北京 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