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徽历史,唐朝安徽历史有多少年

kodinid 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安徽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安徽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安徽省行政区划历史?
  2. 安徽为何称为徽州?徽商又是怎么来的?

安徽省行政区划历史?

安徽简称“皖”字的由来源于古代行政区划的称谓。在唐朝时期,安徽原隶属于淮南道,称为“南徐州”,后来又划归为“南兖州”和“南豫州”。

到了宋朝,安徽分属两个道,北部属于淮南东路,南部属于荆湖南路。当时,为了方便行政管理,南部的荆湖南路按照当地一条河流的名称——皖水而得名为“皖南路”,简称“皖南”。

唐朝安徽历史,唐朝安徽历史有多少年-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朝时,安徽被划分为南、北两路,皖南路改为“安徽路”,简称“皖”,作为安徽的行政区划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安徽为何称为徽州徽商又是怎么来的?

“安徽”最初见诸名称的,始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改江南省安庐池太巡抚为安徽巡抚。其后有过数次变动,至1952年经中央人民***批准,确定恢复安徽省,沿用至今。“徽州”古城,古称歙县,又称新安郡。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而徽州的名称始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徽州名称没有变更过。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徽州府不复存在。历史上,徽州由于朝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区域上与相邻部份区域的地缘和管理上,存在交错重叠,其间分分合合。官方记载明确的,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徽州”概念不是完全等同。但是,因为徽州本身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经济的兴荣,有着非常高的底蕴和知名度。在人们的认知和习惯上,于舆情和生活中,将“徽州”指代安徽而沿用着。

在这一演变中,徽商的助澜显示着很大的作用。而徽商的发展却是可诉可书的。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宋代开始活跃,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俗称“徽帮”。全盛期则在明代后期至清代初期。清朝中叶,徽商跃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所谓“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康乾年间,已是“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的盛况。数百年来,徽商贾道儒行,信守“诚信为本,以义取利”,行走商海,经营有道。勤奋励劳,锲而不舍,逐步建立起庞大基业,创造了辉煌成就,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成为中国商贸史的缩影。

唐朝安徽历史,唐朝安徽历史有多少年-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一位安徽人,很乐意为大家回答一些关于安徽历史文化的问题。其实看到这个题目时,我有一点点的心塞,安徽啥时候被人称为徽州了啊?虽然说咱大安徽在全国存在感比较弱,但是也没有弱到这个地步吧,徽州只是安徽省管辖的一部分。徽州是很有名的气,但还没有到能代表整个安徽的程度吧。

安徽的由来——江南省一分为二安徽和江苏

先简单的介绍一个安徽吧,安徽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省份,他还有一个“孪生兄弟”——江苏。这里可能有人要问我:你没发烧吧,安徽江苏是孪生兄弟,江苏经济发展那个迅速、基础建设那个好,甩安徽好几条大街,能有这么亲密的关系么?

唐朝安徽历史,唐朝安徽历史有多少年-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认穷亲戚也没有办法,安徽和江苏的关系本来就非常近,直到康熙六年还是一家,那时他们都叫——江南省。江南省在清朝初年可以说富可敌国,江南本来就是鱼米之乡,再加上这里的漕运、盐业又非常发达,每年上缴的税赋可想而知。清朝初年本来就不是很稳定,因为担心一省独大,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取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首字,设安徽省,取江宁府和苏州府之首字设立江苏省,这是安徽和江苏的名字的由来。安徽一般自称为江淮大地,因为长江和淮河横穿安徽,滋润着这一块土地

徽州府的由来 ——方腊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

下面介绍一下徽州,这儿现在已经被改名为黄山了。徽州府从宋徽宗时期,改歙州为徽州,直到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的790年间,除元代短暂改名为除元末曾改称兴安府,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所辖六县也一直没有变动。一府指的是徽州府,下辖的六县为歙县、黟县、祁门县、婺源县、休宁县和绩溪县。关于徽州府名字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

真实历史上的原因是当年歙州人方腊起义,占领了南方多个县府,严重威胁到北宋***的政权,后来经过多次镇压,终于将这一场起义给评定,宋徽州去“徽”字的捆绑之意,将歙州改为徽州,希望这个地方不在有动荡。为啥叫宋徽宗,大家心里应该明白了吧。

不过徽州这里的景色是真的非常漂亮,李白曾游览至此,留下了“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这样的诗句赞美徽州。当然大家更熟悉的是明代戏曲大家汤显祖的那一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涓涓水流、条条飞瀑,盘山绕岭,穿峡过洞,千回百转,自崇山峻岭中流出,自下游溯江而上观之,古老的徽州仿佛是仙境一般。

徽商的由来——被逼无奈

但是这样的仙境也给当地的老百姓带了极大的生存难题。徽州地区多是山地,“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这里现实的状况,徽州地区的人口和***严重失衡,尤其是粮食供应不足,仅仅够半年甚至是三个月只用,这就导致大量徽州青壮劳动力不得不背井离乡,出门学手艺,做生意,以养家糊口,所以当地流行这样一句俗语: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但是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徽州人被迫外出经商,养家糊口,还针灸混出了名堂,到了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了一个商帮集团,明嘉靖之后直到清朝的乾隆嘉庆时期,徽商达到了鼎盛。徽商在其兴盛的几百年间,以吃苦耐劳著称,有着徽骆驼制的美誉。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布全国各地,一度成为明清时期全国十大上榜之首。徽商经营“其所不居”,其中以盐、典、茶、木为主。

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徽州商人讲究诚信经营,这也是徽商成功的重要原因。徽州商人经过数百年的经营,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和庞大的商圈,在各地都建有徽商会馆,这都是同时期其他商帮无法匹敌的,成就了“无徽不成镇”的商业奇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安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安徽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徽州 安徽 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