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上的成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上的成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唐时期天文历算方面取得了那些成就?
隋唐时期天文历取得的成就如下:
1.
定朔法的应用及历法的改进。隋初著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刘焯针对当时张宾制定的《开皇历》仍循古蹈旧的问题,曾多次向隋文帝、炀帝上书,批评现行历法,要求改制新历,并于公元600年编制了《皇极历》。他制定的《皇极历》是当时最好的一部历法。在《皇极历》中,他第一次同时***用日行和月行速度的不均匀性理论,用以推算五星位置和日、月食起迄时刻及食分等。用定朔法代替平朔法,这在我国历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他还***用定气的方法,来计算日行度数和交令时刻。他推得春分、秋分离冬至各88 日之多,离夏至各93日之多。尽管他给定的太阳运行快慢数值与实际不大相符,但一改过去的平气之说,是历法上的一大进步。对岁差的认识,也由于刘焯的努力,在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
浑天仪的改进与测天精度的提高。唐初李淳风鉴于当时北魏造的铁浑仪不够精密,因而立意改革,于贞观七年(公元633年)造了一架新型的浑天黄道铜仪。李淳风所造的浑仪在前人基础上作了重大改进,它吸收了北魏铁浑仪设有水准仪的优点,"下据准基,状如十字"。李淳风黄道浑仪的研制成功,是对天体产生新认识的结果,标志着我国古代在天文学研究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
僧一行及其对子午线的测定。他的主要贡献:一是和梁令瓒合作,制成了观测天象的铜浑天仪和黄道游仪;二是在天文观测中发现了恒星移动的现象;三是制定了沿用800年之久的《大衍历》,为后代历法家编历提供了固定的模式;四是组织在全国各地测量日影,客观上实施了对地球子午线的测定,成为实际测量子午线的创始人,并测得子午线每一度长为351。27唐里。这些都是旷世纪的工作,尤其是对地球子午线的测定,这在全世界还是第一次。
4.
唐代徐昂的《宣明历》,测得黄道和赤道交角为23°u65299X5′,与现代理论数值仅差0。5′左右。
隋唐时期主要的文学艺术成就有哪些?
1.隋唐时期,我国疆域辽阔,南北统一,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2.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哲学、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文学艺术光耀千古,这都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文化遗产。
3.隋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哲学家、艺术家,才华横溢,对学问孜孜以求,对文学艺术创作精益求精,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的钻研精神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隋唐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隋唐是中国古代王朝的鼎盛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一直是古代王朝最为重视的产业,隋唐时期也不例外。隋唐时期实施了不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农业生产技术比起之前有了进步。首先是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了由11个部件组成的江东犁,水车也得到广泛应用。其次,出现了专门的农业著作,比如详细记录农作物栽培知识的《兆人本业》,陆羽所著专门讲述茶的《茶经》,记录耕牛病理和疗法的《水牛经》。
在铸造方面,灌钢法得到推广使用,还出现了胆水浸铜法,失蜡法等铸造技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隋唐所用的唐刀、陌刀,以及唐代铠甲,足以证明当时冶炼技术的成就。而保存至今的大雁塔的大鉄钟可以看出唐朝在大型铸件上的铸造工艺水平。手工业方面,瓷器的工艺达到较高水平,出现了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青瓷等。唐朝的纺织品更是体现出印花工艺的进步。另外唐朝还出现了雕版印刷术,这是个巨大的进步。
隋朝丹元子编写《步天歌》,以歌谣的形势描绘黄河流域所能看到的二十八宿恒星的方位,并且刊印图像,便于掌握。唐朝的张遂观测出150颗恒星的位置,证实恒星在黄道上的位置是南北移动。在历法方面,定朔法被颁布***用。张遂还根据日影实测确定子午线的长度,编制了《大衍历》,为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历法。
隋唐建筑技术已经很先进,除了像大明宫之类的庞大宫殿建筑群,另外像大运河的开凿更是体现了工程水平。而保存至今的赵州桥,则是体现了独特的桥梁建筑技术。
隋唐时期建立了完善的医药机构,一些著名的医学著作在这个时候问世。比如《新修本草》,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写颁布的药典,影响非常深远。再比如孙思邈编著的《千金方》,里面记录了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孙思邈也因此被称为药王。另外还有《四海类聚方》等临床医学的著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上的成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上的成就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