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节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节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古代***制度发展的历史节点?
回答如下:我国古代***制度发展的历史节点包括:
1. 商代:商代时期,商王会设立“朝会”和“朝聘”等制度,以便民间向王室反映问题和诉求。
2. 周代:周代时期,设立了“东巡”和“南巡”等制度,以检查地方政治和治安情况,同时也是民间向中央反映问题和诉求的途径。
3. 秦代:秦始皇时期,设立了“奏议”制度,民间可以通过此途径向皇帝反映问题和诉求。
4. 汉代:汉代时期,设立了“举直言”制度,允许官员和百姓直接向皇帝上书反映问题和诉求。
5. 魏晋南北朝:此时期,设立了“表疏”制度,允许官员和百姓向上级官员或皇帝上书,反映问题和诉求。
6. 唐代:唐代时期,设立了“谏议”制度,允许官员和百姓向皇帝提出意见和建议,反映问题和诉求。
7. 宋代:宋代时期,设立了“参知政事”和“状元及第”等制度,允许官员和百姓通过科举考试等方式向朝廷反映问题和诉求。
8.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设立了“提纲挈领”和“折”等制度,允许官员和百姓向上级官员或皇帝上书,反映问题和诉求。同时,还设立了巡抚、布政使等地方官员,以便民间向地方***反映问题和诉求。
关于这个问题,1. 周朝:周朝时期出现了“周官”的制度,官员负责接受百姓的诉讼和意见。
2. 秦朝:秦朝实行的“公车上书”制度,允许百姓通过上书告诉皇帝自己的诉求和不满。
3. 汉朝:汉朝时期设立了“都官”,负责处理百姓的诉讼和意见。
4. 唐朝:唐朝时期设立了“牢司”,负责监督官员的行政和司法行为。
5. 宋朝:宋朝时期出现了“提刑按察使”,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行政和司法行为。
6. 明朝:明朝时期设立了“都察院”,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行政和司法行为,成为古代中国***制度的高峰。
7. 清朝:清朝时期设立了“都察院衙门”,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但由于清朝政治***,***制度开始走下坡路。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的***制度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发展和演变,但始终保持着对百姓诉求的关注和处理。
大明孙太后历史上最后怎么样?
大明孙太后于天顺六年(1462年)去逝,与宣宗合葬景陵。
孙太后是一个传奇女性,见证了大明王朝由 盛世走向衰落的关键历史节点,
她是山东邹平人,从小为宣宗母张氏所喜爱,带入宫中,与宣宗青梅竹马长大,然而朱棣却选择了胡氏为太孙妃,孙氏为妾,
宣宗即位后,以胡氏无子为由要废后,群臣反对,恰此时孙氏生子,宣宗坚决废掉了胡氏,传闻孙氏生的并不是男孩,而是女孩,密密在宫外抱养了一个出生未满三周的孩子,就是朱祁镇,冒充自己的孩子,夺得了后位,
天顺六年(1462)九月,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的孙太后最终去世了,英宗为其尊上谥号为“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并将其与宣宗合葬于景陵。
明宣宗孝恭孙皇后(1399年—1462年9月),山东邹平人,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
年幼时,因容貌俊美被明仁宗诚孝皇后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看中,被选入宫内。孙皇后与明宣宗朱瞻基朝夕相处,感情很深。明宣宗即位之后,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废胡皇后,退居长安宫,而册立孙贵妃为皇后。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逝世,皇太子朱祁镇登基为皇帝,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京师告急,明朝陷入空前危机。孙太后果断摈弃了部分朝臣的南逃主张,***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让庶子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终于化解了危机。
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将领密谋发动夺门政变,复立明英宗,他们先秘密告知孙太后,得到了孙太后的同意。正月十二日,明英宗复辟为帝,废景泰帝朱祁钰为郕王。为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明代后宫的徽号自此开始。
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初四日,孙太后崩逝。上尊谥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与明宣宗合葬于景陵,祔太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节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节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