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形象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形象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那些事儿人物形象?
1、朱元璋:
17岁时父母饿死,在皇觉寺出家当和尚。后来加入郭子兴(濠州城)的起义军,娶了郭子兴的义女,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然后攻下滁州、和州开始壮大。
两大决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先打陈友谅,再打张士诚,最后打跑了元顺帝。
2、陈友谅:渔民出身,心黑手狠,胆大妄为,敢杀上司、杀兄弟。1360年,利用舰队水战朱元璋,但在龙湾之战被打败。后来鄱阳湖决战,陈友谅的铁索战船被朱元璋火攻打败。
3、张士诚:私盐贩子出身,经过高邮之战,建立大周,称诚王。占据了最富庶的江苏、浙江等地。本想在平江城(号称第一坚城)抵抗朱元璋,坚持八个月还是被攻陷。
明朝16个皇帝的个人能力,贡献度放在一起,怎么排名呢?
我个人排名:
第一位: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近2000年来草根逆袭,英雄不论出身的巅峰时刻,从最底层做到最高成就的一个人。汉高祖刘邦好歹是个亭长,差不多算乡保安队长,(中国自古皇权不下县,)在农村当了几十年小领导。唐朝的李世民不用说了,他爸李渊在太原当留守,也算中层干部了。朱元璋是个安徽农民,在家里排行老八,当过和尚要过饭,不认识字都做到当时的军事能力天下第一。***说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意思是给古代皇帝们的军事能力放一起比一比,李世民排第一,朱元璋排第二。朱元璋可不是从小熟读兵书,他小时候都不认识字,能读懂什么兵书?完全是在实践中创造的战争理论。
第二名:明成祖朱棣,朱棣最高的功劳就是迁都北京,多次主动打击北元主力,让明朝没有重蹈宋朝的覆辙,明朝能一直依靠长城和北方游牧帝国攻防。比起北宋,南宋的地理优势好了太多。
第三名: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著名的嘉靖皇帝,在他的任内,他一个人控制住了整个朝廷的文官集团,比朱元璋,朱棣这方面强了太多,满朝文武给他玩得团团转。他弄出来的他皇帝老大,扶持次辅老三,去斗首辅老二的游戏,玩了很多回,次次成功。而且他每次选出来的首辅,次辅,能力个个强,识人用人这方面,嘉靖皇帝在明朝的皇帝里面,可以算第一。不像崇祯皇帝,在位17年,换了19个首辅,这不等于说,崇祯自己每年看人都看走眼嘛,过几个月换一个首辅,再过几个月看看,觉得这个首辅不满意再换个新首辅,问题是首辅不都是你自己选的嘛?你到底是嫌首辅的能力不行?还是嫌自己的眼光不行?崇祯的年代如果换成嘉靖来当皇帝,估计明朝还能再顶上几十年。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元朝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制王朝。自朱元璋在1368年开创明朝,到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共历276年。此间共有16位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废丞相,设司三司分掌权力。
2.明惠帝朱允炆,在位4年。
3.明成祖朱棣在位22年。组织郑和下西洋,编撰永乐大典,五征漠北,平定边患。
4.明仁宗朱高炽,在位1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5.明宣宗朱瞻基,在位11年。随祖父明成祖朱棣征蒙古,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
6.明英宗朱祁镇,在位22年,“土木之变”被俘,1457年被放回以后重新即位。
7.明代宗朱祁钰,在位8年。重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城保卫战,打退了瓦剌的入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形象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形象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