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异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异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有封侯吗?
有,明朝的异姓封爵为:公、侯、伯,凡三等,以封功臣及外戚,皆有流有世。功臣则给铁券,封号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天翊运推诚,曰奉天翊卫推诚。
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
朱元璋的异姓兄弟?
汤和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
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后随朱元璋屡破元军,累计功勋升至统军元帅,常驻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封征南将军,在浙东一带击败方国珍部。洪武元年(1368年),汤和攻占延平,擒获陈友定。1370年至1385年,随徐达西征,后又北战伯颜帖木儿、思州蛮族叛乱。1371年,被封为信国公。
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1380年后,朱元璋年事已高,越来越致力于加强皇权对军事的掌控。汤和审时度势,自愿放弃兵权,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告老还乡。
1395年,汤和因病去世,追封东瓯王,谥襄武。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他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
这个人就是田兴。田兴是元朝末年的一个民间侠士,平时以经商为业,经常游走四方,在游走四方的路上遇到一些不平的事就会拔刀相助。而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家道贫寒,又遇到瘟疫之年,父母去世,两个哥哥也相继去世,为了能让自己活下来,朱元璋就到了寺庙里出家当和尚。
但是在寺庙的日子也不好过,寺庙的其他和尚经常欺负朱元璋,再加上荒年,寺庙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于是朱元璋只好外出化缘来维持生计。
就在最贫困的时候,他遇到了田兴,田兴知道了他的事情后解囊相助,后两个人结拜为异性兄弟,田兴是兄,朱元璋是弟。
后来,朱元璋在外边靠化缘活不下去了,就想着回寺庙看看,可是回来才发现,因为兵荒马乱,寺庙的和尚早就跑光了,为了能够活下去,他只得投奔郭子兴的造反队伍。
田兴知道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后对他一直都很关心,虽然没有明面上去为他做什么,但是暗中却帮了朱元璋不少忙。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曾派人寻找自己的这位义兄,但是田兴却不露面,直到后来有个地方闹了虎患,伤了很多人,田兴路过此地,听闻之后,为当地消除了虎患。
明朝爵位等级?
明朝封爵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其宗室的封爵规定如下。
宗室男性爵位
亲王:皇嫡长子为太子,皇诸子年10岁立为亲王(藩王),有封地称为国“某国”,20岁就藩。
郡王:亲王嫡长子年10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 亲王诸子年10岁,则封为郡王。
镇国将军: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
辅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
奉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
明朝是通过什么方式使蒙古分裂成为鞑靼和瓦剌两个部分的?
蒙古分裂为瓦剌和鞑靼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灭亡后黄金家族逐渐失势、草原各部趁机坐大,其中自然有明朝军事打击的因素在里面,但更为重要的因素还是黄金家族自身衰落了,失去了对草原各部的控制。那么,强大的蒙古究竟是如何分裂为瓦剌和鞑靼的呢?
瓦剌部原名“卫拉特蒙古”,意为居住在森林中的蒙古,他们原本不是纯正蒙古人,是属于被蒙古征服、吸收的其他民族。在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以及忽必烈的元朝时代,瓦剌部都与黄金家族联姻,并听从蒙古黄金家族的吩咐,从而崛起。
鞑靼部则是北元政权以及其治下蒙古高原东部草原部落的统称,与蒙古高原西部的瓦剌分庭抗争。相对而言,鞑靼部比瓦剌部更接近于纯种蒙古人。
公元1368年,明朝攻占大都(北京),作为统一***的元朝就此灭亡。此后,元朝的残余势力在漠北地区建立了作为割据***的北元小朝廷。
不过,北元朝廷并未挽救蒙古人日落西山的颓势,疆域已日渐缩小。
明太祖洪武20年(1387年),永昌侯蓝玉在***儿海击溃北元朝廷主力,斩蒙古太尉蛮子仓,俘北元皇室、妃嫔并公主等120余人,北元官属3000余人,军士7万余人,马牛驼羊等牲畜十五万及宝玺、图书、金银印等不可胜数。
北元小朝廷的天元皇帝脱木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奴等率领数十骑狼狈出逃,差点就被蓝玉活捉,这就是明朝初年的“***儿海大捷”。
此战后,北元朝廷所直接掌握的精锐力量已基本上被明朝歼灭,名声一落千丈,但北元统治下的草原各部族还有相当强的军事力量。从1402年起,北元朝廷就因为内乱不断丧失了对草原各部的统领,先是鬼力赤篡夺了北元汗位(皇位),然后是鞑靼部的阿鲁台杀鬼力赤。
明朝则利用鞑靼部和瓦剌部的矛盾,先是封瓦剌部首领马哈木为王,然后又册鞑靼部的太师阿鲁台为王,使鞑靼部和瓦剌部相互对抗。一边拉拢,一边军事打击。因此在鬼力赤被杀后,蒙古就陷入了西蒙古瓦剌与东蒙古鞑靼对立的局面。鞑靼强大,而瓦剌弱小。
明成祖朱棣时期,曾发动了五次北征。朱棣北征的主要目标就是强大的蒙古鞑靼部。在朱棣的打击下,鞑靼部的阿鲁台多次战败,鞑靼部一度被削弱下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异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异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