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国都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国都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540年明朝都城?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明朝国都在南京、北京。明朝总共有过两个都城,一开始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又将都城迁到了顺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洪武元年到永乐十九年,南京一直是明朝的都城,之后才迁都的北京,但南京的应天府作为留都依然存在。
宋,元,明,这些朝代的首都分别都在哪里?
谢邀
元大都的首都就是在今天的北京市市区。
明朝时期的首都是在应天府,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同时把开封(河南开封)作为陪都。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其他几位葬在哪?
明朝自太祖建国到崇祯自缢,共历时276年,历经16帝。明十三陵始建于公元1409年,一共埋葬了13位皇帝,除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代宗朱祁钰之外,其他皇帝均埋葬于十三陵。
十三陵平面图
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仿效其他皇帝生前建陵寝的做法,也在皇都周围为自己寻找长眠之地,于是派刘伯温这样的堪舆奇才四处寻觅风水宝地,最终在埋葬着大帝孙权的钟山找到了一处风水宝地。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孝陵开始动工,翌年马皇后病逝葬入陵内,因马皇后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其孝治天下,故名“孝陵”。明孝陵直接影响明清两代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此后明清的帝陵也是全部仿建明孝陵的规制而建。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葬入孝陵。据说,朱元璋下葬时,搞了一个"***阵",当天十三城门同时出棺。所以有人说朱元璋并未葬入孝陵,而是另葬他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考古学家对明孝陵进行了科学探测,探测表明,在宝顶十余米深的地下确有地宫,而朱元璋正安静的深眠于地宫中。况且朱元璋与马皇后感情深厚,死后也定会选择与其合葬,再续前缘。
明孝陵
建文帝朱允炆是个悲剧人物,被爷爷看中把皇位传给了他,本想做点政绩出来,却因为削藩惹毛了四叔,(朱棣:“老铁,削藩没毛病,你削你的藩,我起我的兵,谁也不挨着谁”),最终,四叔以“清君侧”的名义把侄子给清了,而朱允炆也就成了全国失踪人口名单里的人了。人都找不到了,埋在哪就更不知晓了。关于建文帝的下落,自古也有不少说法,有说削发为僧的,有说成为平民的,也有说逃亡国外的(据说郑和下西洋就是朱棣派去寻找建文帝的),但都没有被证实,所以这也就成了一个历史谜案。
代宗朱祁钰是明朝迁都后唯一一位没有葬入十三陵的皇帝,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得罪了他哥哥英宗朱祁镇。“土木之变”中,明英宗被瓦剌俘虏,皇帝成了俘虏,这个一消息迅速上了“热搜”,并成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郕王朱祁钰临危受命,继承大统。但这个新皇帝对迎回自己的哥哥一点都不上心(废话,我哥回来了我这皇位就不保了)。可是事与愿违,经过一年多的“友好磋商”,瓦剌同意放英宗“回国”,但英宗回国后等待他的不是皇位,而是囚禁,英宗被囚禁于南宫(现南池子大街缎库胡同),这一关,就是八年。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并罢黜代宗,一个月后,代宗驾崩,死因不明,英宗给了他一个恶谥“戾”,并捣毁了其在天寿山陵区的陵寝,以亲王之礼葬在北京西山(现景泰陵)。值得一提的是,百年之后,因在位仅一个月的仅光宗突然驾崩,其陵寝还未建造,最后不得不重新修缮废弃了百年的景泰洼,就是现在十三陵中的庆陵。
史书记载:“陵工废,基址湮,人谓之景泰洼”。
文:鱼包历史课(原创不易 请点右上角关注)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2-3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明朝实际上确实有十六个皇帝,不过历史的进程中发生了一些特殊事件,所以十六个皇帝对应的不是十六个陵墓,以下我说说特别的三个。
朱元璋在1368年,全国尚未统一就定都了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此后的几十年间,明朝的统治都得以在南京进行。
1368年,朱元璋病逝后,就被安葬在,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被称作明孝陵。按照朱元璋的构想,他的后世子孙自然都应该葬在此处,可是由于朱棣夺取皇位后,建都北京,之后的明朝皇帝自然就都葬在新都北京。
当然有明一代,孝陵都是祖宗根本所在,备受尊崇,每岁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国之大事,均需遣勋戚大臣祭告。
1399年,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靖难”,耗时三年,攻克南京,在燕王军队进入南京后,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内,烧起大火。火势扑灭后,灰烬之中找到了几具烧焦的尸体,无法辨认身份,据皇城内的太监指称,这是建文帝,皇后及太子的尸体。此事也就只得不了了之。
现在很多史学家都坚信,建文帝制造了大火之乱后,乔装和尚逃出了南京,可是由于没有权威史料佐证,建文帝的下落只得存疑。
当然无论建文帝生死,为了保证朱棣称帝的名正言顺,他都不可能被埋入明朝帝王的陵墓了。他的皇帝身份也是直到明末的南明小朝廷才得以承认。
明朝的第七个皇帝,朱祁钰,由于他的哥哥英宗朱祁镇在北征的过程中,被瓦剌俘虏,他在太后和大臣的授意下继位称帝,并一步步开展了北京保卫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国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国都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