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明朝历史,吴川明朝历史简介

kodinid 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吴川明朝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吴川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湛江吴氏起源?
  2. 鉴江文化与吴川文明的历史渊源?

湛江吴氏起源?

福建过来的居多,还有本地的。

上郭吴氏:吴保金,号丽川,原籍福建莆田县珠玑南巷钱坡大井头,生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神宗熙宁庚戌科进士(1070年),在京受职十八载,官至知枢密院事,授银青光禄大夫,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谪高凉参军,宦满元祐七年(1092年)卜居宁川所,后因此地扩建吴川县城,让地迁上郭世居,遂为始祖,距今千年。配刘氏敕封一品夫人,卒葬高州府城内。

吴川明朝历史,吴川明朝历史简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芷寮吴氏:吴浩今,明朝靖嘉年间从福建弃官从商,公元1550年入吴川芷寮。至今470年历史。

肖山吴氏:吴鑑,宋朝理宗年间,即公元1231年入吴川肖山,今有32代人。至今789年历史。

吴文用:于北宋宋神宗七年入住吴川(公元1081年)至今37代,19***年湛江日报有《湛江人的根》公布资料,说吴川的塘马村,覃巴一条很小的村子以及雷州的一条村子是湛江历史最悠久的村子。全吴川吴姓超过5万人。至今939年历史。

吴川明朝历史,吴川明朝历史简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吴姓在新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0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等地。广东为吴姓第一大省。雷州市总人口170万,其中吴氏约达10多万人,排名第3位。

雷州市吴氏有悠久的历史,调风镇仕礼领现保存有“隋吴一公”的坟墓石碑,唐代雷州市第一任刺史陈文玉,陈太建二年(公元570年)出生于雷州市英山村,他的母亲就是吴氏,说明早在隋、唐时期雷州就有吴氏居住了。

据有关历史记载,雷州吴氏源在梅里,根在福建。他们从福建迁居雷州,大多数是在雷州为官,告老去官后,在雷州择地定居。早在唐朝元和期间(公元712年),已有吴氏从福建省建安府莆田县迁到雷州市沈塘镇处井村居住了。

吴川明朝历史,吴川明朝历史简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宋代绍兴年迁来雷州市南兴镇东坡村的有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吴店村开基公(名字有待于核实),于宋朝绍兴年间(1131-1162年)任雷州司训,告老去官后,便泽良地东坡村谪居,成为始祖。宋代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吴竑公任雷州通判、右堂别驾,从福建省八闽而来,告老去官后,选择雷城东门居住,后代迁居大群、草市等地。宋至仕吴侬愈于宋代从福建省莆田县卜居今雷州,后代播迁沈塘镇塘边、溪头、茂良、南田等村;宋代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吴希颜公从福建省福州府古田县迁来雷州市乌石镇平步村,后代播迁覃葛、那宛、梅田等村;泰伯88代孙吴祭27代裔孙吴长发公,元至正年间(1341-1370),出任雷州府巡检司,去官后卜居杨家镇来吴村。另外,北和镇英灵、龙屋、吴蓬等村,调风镇沙土园、赤古井、东边塘等村也于明代从福建莆田县迁来卜居;客路镇和奠、黎家尾村和雷高镇雷高村吴氏均是明洪武年间从福建兴化府莆田县迁来卜居。明代从海南、湛江东海龙腾村等迁来的有:雷高镇山前村吴氏;明代从广东省吴川上郭村迁来的有杨家镇钟家村、英利镇青铜村吴氏。

鉴江文化与吴川文明的历史渊源?

        鉴江古镇文化积淀深厚,现存明朝抗倭城墙、三落厝、琥珀岩等古建筑群,“连家船文化”“畲族文化”“制盐文化”“抗倭文化”等传承至今。

  走进海上村,一排古朴典雅的木屋映入眼帘,白底红字的乡村壁画,平整青砖砌成的拱门,门内是类似船舱、用木质墙隔开的一间一间的屋子。壁画、浮雕、图文展览,讲述着连家船历史文化。

        吴川历史文化深厚。有闻名遐迩的吴川八景;有新石器时代梧山岭贝丘遗址,晋代茂山书院,唐朝古船遗址,宋朝梅菉祖庙,明朝吴川学宫,清朝状元林召棠故居,民国名将张炎将军故居等。吴川的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泥塑、飘色、花桥被誉为“吴川三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吴川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吴川明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吴川 吴氏 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