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答题模板,唐朝历史题及答案

kodinid 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答题模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答题模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东土大唐而来什么意思?
  2. 唐朝有哪些成就?
  3. 唐朝的中央机构和对应职官是怎么样的?
  4. 唐朝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对外战争?

东土大唐而来什么意思?

在《西游记》中,唐僧总爱说“贫僧自东土***而来。”。唐僧为何要说自己是从“东土***”来呢?直接说我从唐朝来的不就行了吗?这是一个概念问题。

盛唐时期,我国经济文化上都属世界一流,对外文化交流相当频繁,唐朝历史上就出现过,“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交流事件。“玄奘西行”发生在贞观年间,此时是唐朝在世界上声望最高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丝绸之路”商,***商队频繁出现,长安城里的洋面孔时有所见。

唐朝历史答题模板,唐朝历史题及答案-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有哪些成就?

唐朝著名的成就是唐诗,很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作了很多很多诗篇,对后世影响极大。再就是开辟了丝绸之路,把中华文明传播于四海,把丝绸陶瓷带到西亚,把西亚许多物品带回中国

唐朝的中央机构和对应职官是怎么样的?

首先很高兴受邀回答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加我关注,一起谈古论今

我是爱吃炸酱面的独爱炸酱面,我来回答

唐朝历史答题模板,唐朝历史题及答案-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封建社会最昌盛的时期非唐朝莫属,唐朝也走在了当时全人类社会的发展前列,创造了繁荣一时,辉煌灿烂的***盛世。唐朝当时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继承和发展自隋朝,既互相之约,又分工明确。

中央行政机构还有其他省、寺、监等各部门,但以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最为重要,并称为三省。


中书省是受命于最高指令制定、推出各项政令等职能的机关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正职长官为中书令,副职长官为中书侍郎。下辖: 中书舍人、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起居舍人、集贤殿和史馆(机构)

唐朝历史答题模板,唐朝历史题及答案-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门下省是朝廷政令及各类上行文的审议机关,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正职长官为门下侍中,副职长官为门下侍郎。下辖:给事中、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补阙、左拾遗、起居郎、城门郎、符宝郎、弘文馆(机构,掌管图书、礼仪、制度沿革等)


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正职长官为尚书令,副职长官为左、右仆射。六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中书省和门下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掌管官吏选拔、任免、升降、考试等。下属官员有 主事、令史、书令史、制书令史、甲库令史、亭长、掌固 等。

唐朝的官制是在隋朝基础上进一步完备和健全的,由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一台和地方的道、州、县组成庞大的行政机构。

1.宰相名号变来变去

①宰相就是三***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过尚书令,所以无人敢再担任此官,便以副职左、右仆射为尚书***官,与中书令、侍中并列为宰相;

因中书令、侍中位高权重,皇上不轻易授人,常授个其它官銜,再加个“参议朝政”、“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实际上就是宰相;

后来又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宗时改为二品)的名号行宰相之职责。

②宰相办事机构

议事地点称政事堂。唐玄宗时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并设置吏房、机务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

唐肃宗以后,政事堂是朝廷的决策机关,凡全国军政机要及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升降,都在此议决。

③宰相编制

一般数人担任,多时10余人,其中1位为首席宰相;安史之乱以后,宰相们轮流担任首席,10天1更换;唐德宗时又改为每日1更换,以防宰相专权。

公元618年高祖李渊建立唐朝,经过一代明君李世民的励精图治,使隋未被战乱摧残的社会经济得以迅速恢复,这就是"贞观之治",为唐朝走向"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史官们认为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是空前的,无与伦比的。其中最重要的就在于能够"拨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

任用人才是国家兴盛的根本。

职能:掌管诏敕、政令的立案起草。

职能:负责审议中书省的立案、草案,以决定实行与否。

职能:行政管理官署,按照具体职责范围分置史、户、礼、兵、刑、工六部。

每个部门设置尚书(正三品)及侍郎(正四品),这就是三省六部制。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因为李世民做皇帝前曾经担任过尚书职,以后就不再设此职位,以副职左、右仆射为尚书***官。

顺便谈谈唐朝的武职。

元帅一词见巜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曰:"晋作三军,谋元帅。只是意义,并非官职

唐朝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对外战争

1、灭东突厥

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秦汉时期的匈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柔然以及南北朝后期到隋唐时期的突厥。突厥鼎盛时期,其疆域东至大兴安岭,西抵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中原王朝北方边境,东西超过万里,南北数千里,极盛一时。隋朝时,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突厥。

隋唐交替之时,李渊曾一度臣服东突厥,以获取东突厥的支持,李渊建立唐朝后,与东突厥关系紧张,东突厥多次入侵。唐太宗继位后,东突厥一度入侵到渭河边上,严重威胁唐朝的安全。两年后,东突厥出现灾害,实力受损,加上穷兵黩武,四方背叛,唐太宗看到战机,便派出十万大军分六路攻打东突厥,最终于贞观四年俘虏东突厥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北方广大区域纳入唐朝版图

2、灭吐谷浑

吐谷(yù)浑,亦称吐浑,是中国古代一支鲜卑人迁徙到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其在东晋南北朝时期控制青海、甘肃等地,日渐强大。公元608年,隋朝进攻吐谷浑,击败吐谷浑王伏允,设西海、河源等郡,但不久吐谷浑又复国,并进攻隋朝河西诸郡。隋朝灭亡后,唐朝建立,唐太宗多次派兵攻打吐谷浑,吐谷浑王伏允的儿子伏顺率全国投降于唐军,被封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

3、灭高句丽及百济

高句丽是位于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北部的一个[_a***_]强国,主体民族为濊貊和扶余人,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到了唐朝时,高句丽已经存在了六百多年,并多次与中原王朝发生战争,尤其顶住了隋炀帝一百多万军队的进攻,对隋朝的灭亡造成一定影响。

唐太宗时期,高句丽联合百济入侵新罗,不但不听从唐朝的劝解,还派人到薛延陀挑拨与唐朝的关系,于是唐太宗开始对高句丽用兵。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派十万大军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并亲自到前线指挥,多次击败高句丽军队,攻下十余座城池,后因天气转寒、粮草不济而退兵。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太宗命牛进达等多次骚扰高句丽,使高句丽疲于奔命,实力受损。

唐太宗去世后,消灭高句丽的任务落到了唐高宗身上,而此时的高句丽也不消停,多次攻打契丹、新罗,而百济也恃高句丽的援助,多次侵略新罗,于是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命名将苏定方帅十万大军,分水陆进击百济,并成功消灭百济,设立五个都督府。

打掉了高句丽的军事盟友后,唐高宗开始着手讨灭高句丽。显庆五年十二月,唐朝派契苾何力、苏定方、刘伯英、程名振率军分道进攻高句丽,一直到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包围平壤一个多月,后靠内应打开城门,唐军攻占平壤,生擒高藏、泉男建等人,高句丽灭亡。

唐朝在高句丽设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个县,设置安东都护府,统治高句丽各地。

4、灭西突厥

唐太宗时期,西突厥再次强盛,独霸西域,并入侵唐朝西北边境。唐太宗有心经略西域,派兵与西突厥展开西域的争夺。唐高宗即位后,先后与西突厥进行了3次大战,虽有重大战果,但均未取得全胜。于是,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再次派遣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等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大获全胜,沙钵罗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附近),不久被捕获,押送回朝,西突厥灭亡。唐于其地置昆陵、濛池二都护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答题模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答题模板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高句丽 唐朝 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