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皇朝历史解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皇朝历史解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明王朝1566与正史区别?
《大明王朝1566》确实是一部比较好看的历史剧,应该算做历史正剧,很少演义。但也有几处地方与历史事实有很大出入。
一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真实的出生时间应该是在1564年,此时严嵩、严世蕃都早已倒台了,嘉靖皇帝是于1566年驾崩的,嘉靖帝在世时,万历帝才只有两岁,而剧中演的万历帝好像都有6至7岁的样子了,与事实不符。
二是历史上嘉靖帝的儿子裕王也即后来的明穆宗朱载垕是一个非常庸懦无能的皇帝,而且嘉靖帝生前并未册立其为太子。但是在剧中将裕王表现的比较深沉、智慧,裕王府常常成为了与严党一派斗争的指挥部了,渲染了裕王的作用。
三是历史上胡宗宪是严嵩的学生、门生,很大程度上是靠着严嵩的提携才爬到高位,应算做严嵩的死党一派,虽然胡宗宪在历史上是抗击倭寇的功臣,但是受到严嵩奸臣的影响也比较大,在这部剧中,胡宗宪完全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场,没有给人以奸臣的印象。
大明王朝1566讲的是什么?
《大明王朝1566》是难得的国产良心历史正剧,目前豆瓣评分9.7,是评价最高的国产电视剧,是张黎与刘和平继《雍正王朝》后的再次联手,此二人出品必属精品,可惜由于版权问题《大明王朝1566》没有被广泛播出。
人们关心的是156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1566年是明嘉靖四十五年,也是嘉靖在位的最后一年,这一年一头一尾发生了两件大事。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一日,海瑞买好棺材,安顿好家人后向朝廷上了一封《治安疏》,又名《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这份奏折中海瑞不但直言朝政弊端,而且对于嘉靖久居西苑炼丹修仙的做法更是大肆批评。
嘉靖看到《治安疏》后勃然大怒,将海瑞关入诏狱,但是当他得知海瑞已经抱着必死之心上疏后,反而拿海瑞没办法,海瑞想做比干,可是嘉靖不是纣王,他不愿背负杀忠臣的恶名。
海瑞在诏狱中关了十个月,朝中对于如何处置海瑞几经争论,也没有明确结果。
大明王朝156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公元1566年,正是明朝嘉靖皇帝执政的最后一年,明朝在这年可谓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明朝的既定国策发生了重大的调整。世界同时也正在酝酿着一次新的大规模变革。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明朝历史上的关键性年份之一。
首先,我们从世界大的角度切入,这一年最大的事情就是尼德兰革命的爆发。以奥伦治家族的威廉为首,当地的地方贵族们开始向暴敛无度的西班牙王室***。奥伦治代表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首先向封建权利叫板。
其次,在尼德兰的海对岸,新***伊丽莎白一世成为了英格兰的女王,由于西班牙与英国的关系非常的亲密,导致英国瞬间成为了西班牙称霸欧洲的绊脚石。
第三,法国爆发胡歌诺战争,这是一场宗教间的内战,公元1566年,是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统治的最后一年。这位大帝将奥斯曼帝国带入了巅峰,相当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级别的皇帝,他的去世,帝国开始从顶峰往下滑。直接影响了奥斯曼的军事和国立。
将视线继续拉回到1566年的大明王朝,明朝在这之前***取海禁政策,到了这个关键时期,明朝的统治者不得不考虑如何利用全球化的趋势,加强自身的统治,然而由于嘉靖皇帝继续保持着以往的保守政策,导致明朝的保守势力逐渐变强,拒绝承认海外格局的变化。
1566年的明朝频繁受到海上倭寇的侵扰,嘉靖皇帝派遣得力的干将去镇压,但是抗倭名将戚继光不知道打了多少胜仗,都不能禁止倭寇侵扰的问题。就这一项足以说明,明朝已经和世界的差距拉大了,融入世界格局的机会就这样被嘉靖给错过了。
嘉靖驾崩之后,隆庆皇帝任用高拱和张居正,开启了著名的隆庆开海,明朝的民间商业力量第一次可以正大光明的出海贸易。
总之,公元1566年,这一年就是大明的关键之年,更是世界格局巨变的一年,更是一个进入现代化的年代,关键之年,决定了你的格局,世界也是一样的,机会是不容错过的。
最近正好在追,因此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大明王朝1566》说的是明代明世宗嘉靖皇帝在位时期的故事。故事的主题内容围绕的是浙江省改稻为桑国策的推行展开的,把持朝政的严嵩、严世蕃父子为了弥补国库的巨大亏空,提出将浙江省的稻田改为桑田,通过丝织业弥补国库,得到嘉靖的默认。
但是,朝中以嘉靖儿子裕王朱载垕为首的一批大臣决定借此展开一场倒严的风波。
改稻为桑在浙江进行的不顺利,官府迫于严党的要求,炸毁了堤坝,使得百姓的农田成了一片汪洋。之后再由浙江丝绸商人沈一石以市场价的十二分之一收购农田,改为桑田,种桑养蚕。
倒严派大臣借此,把海瑞派到受灾最严重的淳安县,稳定社会。海瑞竟然把事情一查到底,上书弹劾严世蕃等人,朝局几乎动荡,引起了裕王一派和严嵩一派在朝廷的斗法
《大明王朝1566》被誉为奠定张黎国产电视剧第一导演的神作,在我看来确是实至名归。且不论电视剧对于历史尽可能的还原,服饰,食品,笔墨纸砚,甚至字迹,都远胜其他的国产品。
但是,大明王朝却足足被禁播过10年,原因,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因为其借古讽今。
但是,我看来,一部电视剧只是对于历史的还原,沈一石的悲惨也好,海瑞的刚正也罢,一来得益于演员的自我修养,二来则是历史本身如此。什么“***”、“兔死狗烹”云云,每朝每代皆有,何来借古讽今一说。
此外,电视剧对于严党的***,没有正面做文章,而是通过嘉靖的口来展现的。
可怜的嘉靖宝宝啊
对于严嵩,剧中甚至将其几乎刻划成了为国着想的忠臣,其子严世蕃同样也是大奸似忠,整部戏看似却没有一个坏人,这同样也是值得深思的,如何区别大奸与大忠,这一点,也称不上借古讽今。
当然,戏的看点还有许多,民商之争,官商之争,请君入瓮的招数比比皆是,几乎每一集,甚至每一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皇朝历史解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皇朝历史解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