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语历史典故,明朝成语历史典故有哪些

kodinid 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成语历史典故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成语历史典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代爱国故事简短?
  2. 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3. 唐佼许娘娘典故?

明代爱国故事简短?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额森)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明朝成语历史典故,明朝成语历史典故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典故:

王羲之自幼研读书法,他对东汉的大书法家张芝非常崇拜,一有时间就揣摩字体的间架结构和气势,心里想着,手指在衣襟上画着,时间一长,连衣襟都划破了,正因为如此,后人称之为“书圣”。

明朝成语历史典故,明朝成语历史典故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张芝尤擅长草书,他的治学精神非常严谨,他练习书法与常人不同,在家中的衣帛上朝廷反复书写,书写完了以后,再染色裁衣,他坚持每天在池塘边蘸着池水磨墨写字,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色了,所以人们称他为“草圣”。

王羲之决心要赶上张芝,他一边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一边用心学习前人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每天写完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全部成了深黑。人们把这个池塘叫做墨池。

扩展资料

明朝成语历史典故,明朝成语历史典故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

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当代留美书法新秀刘铎曾赞叹:“好字唯之(之,王羲之)”。

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

王羲之真迹早于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历来已被当作真迹看待。由于年代久远,且本帖享盛名久,和王羲之其它墨迹一样,对它的摹刻年代就有不同推断。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

唐佼许娘娘典故?

【典故】摘缨之会

摘缨会故事源自《东周列国志》及明代笔花主人的《摘缨记》传奇,又名《晋楚交兵》、《功臣宴》及《绝缨会》,主要讲述的内容是:楚庄王平了斗越椒叛乱,在渐台设宴庆功,命许姬敬酒。风吹灯灭,裨将唐狡暗中戏许姬;被许姬摘去盔缨,密告楚庄王。楚庄王急命众将,一律摘去盔缨,然后张灯。唐狡心感楚庄王,心存报答。晋国伐楚,唐狡请为前锋,被襄老斥责不用。楚庄王阵前***,危急之中,唐狡奋勇来救,杀退晋兵,得胜受封。通过故事情节可以看出,许娘娘就是楚庄王的许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成语历史典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成语历史典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王羲之 楚庄王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