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祭祖的历史,明朝祭祖的历史背景

kodinid 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祭祖的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祭祖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山塘街寻根祭祖的由来?
  2. 孙中山为什么要去明孝陵前祭拜朱元璋?
  3. 清朝入关后,明朝历代的帝王牌位是怎么处理的?
  4. 朱棣攻入南京后并没有急着登基,而是先去拜谒明孝陵,这是怎么回事?

山塘街寻根祭祖的由来?

在明朝洪武年间,苏州城内数十万百姓从阊门出发遣散至江淮地区,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移民的后代逐渐回到苏州,开始寻找自己的根脉。他们通过寻访老祖宗的墓地、祭拜祖先、了解家族历史等方式,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寻根祭祖的传统逐渐演变成为山塘街的一种文化现象,每年清明节期间,山塘街都会举行寻根祭祖的活动,吸引了许多苏州移民后裔前来寻根溯源。这种文化现象不仅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体现。

明朝祭祖的历史,明朝祭祖的历史背景-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孙中山为什么要去明孝陵前祭拜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领导的农民革命,成功地驱除了元朝的异族统治,恢复了汉族河山,从这个意义来说,明末农民起义,也是一场民族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一场是推翻满清异族统治的民族革命,就这一点而言,孙中山也可以说是继承了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精神。况且,在满清异族统治的二百六十多年中,许多反清志士都把明孝陵视作汉族同胞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就曾率文武百官晋谒明孝陵。因此,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就惦念着要去晋谒明孝陵。2月12日清帝正式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就亲自率领临时***文武官员赴明孝陵谒陵,祭奠明太祖。

清朝入关后,明朝历代的帝王牌位是怎么处理的?

王朝建立,按照法统继承的逻辑,对明代的帝王继续供奉祭祀,而对历史上的帝王进行祭祀,其实也是中国古代流传不绝的旧例。

不过清初时,祭祀的场所发生了变化,原设于太庙的明代帝王神位被移出,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神位供奉至历代帝王庙。而其他的明朝帝王,则在其陵寝供奉设祭。

明朝祭祖的历史,明朝祭祖的历史背景-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了康熙时代,根据康熙皇帝的意见,明代帝王除无道被杀和亡国之主外,也都在历代帝王庙祭祀。由此往前的中国历代帝王,乃至一些诸如狄仁杰于谦、岳飞、文天祥等名臣,也都在历代帝王庙中附祀供奉。

朱棣攻入南京后并没有急着登基,而是先去拜谒明孝陵,这是怎么回事?

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障江山永固,便把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并拨给他们大量军队,期望他们能起到捍卫皇室、消除内忧外患的效果。其中,皇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建藩国于北平(今北京),不仅手下兵马、良将众多,而且有多次参加征伐蒙古的经验,军事经验极为丰富,是朝廷最为依赖的藩王之一。

然而历史一再证明,封邦建国制(封建制)只适合夏、商、周三朝,在此之后的历朝历代均是祸乱的根源,西汉初年的“七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便是前车之鉴。所以等到朱元璋死后没多久,朱棣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意在抢夺侄儿建文帝皇位,史称“靖难之役”(1399-1402年)。

明朝祭祖的历史,明朝祭祖的历史背景-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战事持续3年时间,起初建文帝占尽道义、军事优势,数次有将叔父消灭的机会,然而朱棣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总能在关键时刻摆脱危机、保存实力。等到朱棣吞并宁王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的精悍部队后,便开始在战场上扭转劣势,一路上连战连捷,最终竟能渡过长江、进逼南京。朱棣进逼京师的消息传来后,建文帝惊慌失措,而“墙头草”们此时早已做好“改换门庭”的打算。

名正言顺,才能掌控大明天下

朱棣几万燕军,夺得的只不过是南京,在城陷之前,建文帝已经派出心腹大臣黄子澄、齐泰等人外出召集勤王之师,而朱棣绕过没有拿下的山东直驱京师,背后还有盛雍、铁铉诸部,尽管军事上大局已定,但如何号令天下,确实需要一个说法。

以朱棣的政治智慧,他不会傻到刚进京就急急忙忙登基,毕竟煮熟的鸭子还能飞了不成?在攻城之前,他便留足了时间给建文帝自裁,不然攻进去发现建文帝个大活人,原本“靖国难、清君侧”的幌子还怎么打下去?只不过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方才有了胡濙历时数十年的苦寻和千古疑团。

而选择拜谒明孝陵,便是要表明他发起靖难的合法性——《皇明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元璋才刚咽气不到四年,朱棣就起兵打到陵前,想干什么?无非告诉老爹,儿子起兵完全是按照你的训示,起兵诛杀挑拨叔侄关系奸臣。同时,要知道朱元璋死时朱棣并没有能够前来吊唁,此番拜谒可谓忠孝两全。

最后,朱棣作为朱元璋(在世)最大的儿子,宗法继承仅次于皇孙朱允炆,南京城破,朱允炆已没有价值,即便他还活着,逮着无非做几年傀儡,适时就可以除掉,而到孝陵前正可以说明自己的继承名正言顺,正如他起兵时的宣言: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帝国至亲。



1398年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按照原***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建文帝上台后,听信大臣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的意见,大刀阔斧削除非法乱纪的藩王,一年之内削了五位,这些藩王都是自己的亲叔叔。老四叔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名义上是清君侧,实际上是抢班夺权。经过3年的战争,朱棣率大军顺利进入明初的京师南京城,侄子建文帝已然失败,自焚死亡。朱棣在第四天就登基做了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朱棣推翻了父皇朱元璋钦定的建文帝,登上皇帝后,朱棣对父皇朱元璋什么态度呢?

朱棣真是聪明人,他进入南京后,先是去祭拜朱元璋的陵墓,给大家宣示,自己是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嫡子,父皇和母后都很喜欢我,父皇本来打算把皇位传给我的,因为小人使坏,才被朱允炆这小子接了班。朱棣知道,如果自己不是朱元璋的儿子,不可能赢得大家的同情和支持,朱元璋这面旗帜,是朱棣的根本、是朱棣的基础,基础不能丢,丢了基础,地动山摇。

从史料上看,一点都看不出,朱棣对父皇当年不传位给自己的不满,反而对大臣言必称皇考(朱元璋)怎么怎么样好,怎么样英明神武,几乎把皇考天天挂在嘴上,把皇考当成了口头禅,挡箭牌。朱棣对手下说,不能把建文时期的朝臣都看错是朱允炆的朝臣,绝大多数人都是皇考留下来的宝贵人才,大家放心,我会把皇考留给我的人才都用好,大家别担心这、担心那,安心做事,为朝廷效力,等等。

当上皇帝后的朱棣,俨然以合法继承人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不但对皇考朱元璋当初没有传位给自己有半点怨言,反而始终以皇考朱元璋为骄傲,让人觉得篡位的朱棣才是朱元璋的大孝子,比朱元璋钦定的合法继承人朱允炆还尊重、孝顺朱元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祭祖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祭祖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朱元璋 建文帝 明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