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后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史唐朝后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之后是什么朝代?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氐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唐朝之后的那个朝代是什么?
中国朝代顺序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什么唐朝以后,中国封建皇朝就下坡路了?
首先说宋朝,虽然武功比不上汉唐,但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政治最昌明、生活最丰富的朝代,没有之一。北宋岁入1.5亿贯,南宋也有1亿贯,直至清末才赶上这个水平。宋朝的生活休闲极度发达,没有宵禁让夜生活特别丰富,破百万的大城市也不足为奇。
其次说明朝,著名的不和亲、不投降、不纳贡。只有站着死,没有跪着生,明朝也忠实履行了这个说法。另外,明朝将强大的蒙古人赶到了蒙古高原,两次救朝鲜于危难,郑和下西洋向各国宣扬了大明的声威。大明朝,中国火器和工商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只因天灾人祸导致了最终的灭亡。
最后说清朝,满清君***力集中达到顶峰,对于国土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清朝时期奠定了国家的版图,并实行了有效的统治,相对于前朝的势力范围有了巨大进步,清帝国极盛时期的领土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
个人认为首先,题目应该改一下吧?自唐以后中国封建皇朝还是走上坡路的。
一、从法治上说秦汉隨唐对犯事官、民最高刑罚有诛九族、夷三族等等刑案逐朝减少,宋元明清则相对官民刑罚夷族数逐朝递减,清朝更迭时皇族人口保存较历朝多。
二、从秦朝至清朝国土面积与医、农、工、士、商等三教九流从业人员的数量基本上逐朝递增。
三、可食畜养动物与吃食植物逐朝增多,民间艺术、文化与外国人交流贸易也逐朝增多。
你这个角度知只是从疆域角度吧?
一个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生产力脱不了关系,唐朝的时候军事和疆域确实发展到了鼎盛,然而经济并不是。
宋:宋朝的经济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4]。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5],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6]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7],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文化方面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_a***_]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宋朝的军事总体上偏弱,这个不可否认。
元:元的军事和疆域毋庸置疑,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强悍,经济和文化并不落后,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元朝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接近世俗化。
明: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也有学者指出逾亿,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
一个时代的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程度,而并非仅仅是疆域。
唐朝以后,中原王朝治国无方、猜忌功臣、打压武将、排挤忠良、削弱自身强权和国力、任用奸臣,再有异族强敌反而逐步坐大变强,因此至强盛时的唐朝之后,中原其它王朝就开始走入衰败的下坡路了,这是中原王朝的悲哀。
🌾唐朝在唐玄宗之后,共有多少位皇帝,哪一个最有作为?
唐玄宗之后唐朝还有十四位皇帝1、唐肃宗(李亨)2、唐代宗(李豫)3、唐德宗(李适)4唐顺宗(李诵)5、唐宪宗(李纯) 6、唐穆宗(李恒) 7、唐敬宗(李湛) 8、唐文宗(李昂) 9、唐武宗(李炎) 10、唐宣宗(李忱) 11、唐懿宗(李漼) 12、唐僖宗(李儇) 13、唐昭宗(李晔) 14、唐哀帝(李祝) 。
个人感觉唐玄宗之后有两位皇帝的作为还是可以的。
第一位是唐宪宗(李纯)
李纯上位后励精图治,启用贤良,力图中兴,取得了元和削藩的成果,暂时的削弱了藩镇的势力,恢复了***威望,史称“元和中兴”
第二位是唐武宗(李炎)
李炎上位后对唐朝的弊政做了改革,对内削弱藩镇,打击佛教,对外击败回鹘,并加强中央集权,一度使唐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唐玄宗之后的唐朝皇帝之所以不太出名,既和安史之乱后唐朝陷入分裂、丧失东方霸主地位有关,也和之后的历史记录不全或情势太过混乱有关。
一、关于唐朝的皇帝,都可以简单说说
1、唐高祖神尧皇帝李渊:李渊之所以叫神尧,那是他认为他的很多奇迹和古代圣君尧帝相重合,本来嘛,尧帝的国度也叫唐,陶唐。李渊的祖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因此出身高贵。李渊为人其实极为狡诈,和我们印象中昏昏庸庸被李世民夺位的李渊不同。李渊创唐的功绩绝对是大于李世民的,只不过后来被唐太宗故意贬低。玄武门之变,是李渊虎毒不食子造成的。
2、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李世民的庙号和谥号都模仿了汉文帝(这当然是李治给上的)。李世民的确是一代大帝,天可汗的称号不是那么容易的,他获得了这个称号,一直传到他的子孙头上,让唐朝即便衰落了,周边各国各族也仍然认唐朝皇帝为宗主。李世民逆取而顺守,但其实他的个人道德绝不像他要求史官描述的那样完美,是汉武帝一类的人。比起汉武帝,唐太宗更会作秀。
3、唐高宗李治:李治当了四十多年皇帝,其文治武功其实很优秀,不知道为什么总给人一种懦弱的形象,恐怕是因为他老爹和老婆都太强势。他和武则天的关系实际上更多是互相依存的合作关系,而不是被武则天所控制。在李治统治时代,唐朝的政治文化经济都达到了极大繁荣。
4、唐中宗李显:因为两个哥哥的死,武则天的第三子意外登上了皇位,他的一辈子仿佛都身不由己,被母亲、老婆所控制。看了看李显的出生日期,确实显示出这方面的信息。
5、唐睿宗李旦:李旦和李显一样,第一次在位时被他们的老娘所操纵,第二次在位时,又努力去平衡***内部复杂的关系,结果***内部个个强势,搞得他们精疲力竭,好在李旦家族的结局远比李显家族好,后来的唐朝皇帝都是李旦的后代。
6、武则天:其实属于唐朝皇帝,而是武周皇帝,她的是非,大家熟悉又自有想法,此处不提。
7、唐中宗复位。通过几个大臣发动的政变而复位,结果这几个功臣都没什么好下场。
唐朝从开国到灭亡总共在位20位皇帝,历时将近300年(公元618年――907年)。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六位皇帝(685年――762年),在其后还有14位皇帝,分别是唐肃宗李亨 (711年――762年)唐代宗李豫 (726年――779年) 唐德宗李适 (742年――805年)唐顺宗李诵 (761年――806年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唐穆宗李恒 (795年――824年唐敬宗李湛 (809年――826年)唐文宗李昂 (809年――840年)唐武宗李炎(814年――846年 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唐懿宗李漼(833年――873年)唐僖宗李儇 (826年――888年) 唐昭宗李晔 (867年――904年唐哀帝李柷(892年――908年)。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在唐朝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李隆基在位中期唐朝处于太平盛世,唐玄宗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东有藩镇割据,西有吐蕃侵扰,北有回纥以马匹高价交换的困难局面。本人认为唐德宗李适最有作为。他登基以后,大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壮志。即位之初,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实施革新,果敢有为。但是,德宗***取的很多措施都因为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的积重难返而收效甚微,有的尽管粗见成效,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如果是在盛世李适应该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君王,然而生不逢时,真是时也命也!
严格意义上说唐玄宗之后,唐朝的皇帝应该有16个,还有两个追尊的皇帝,最后几位皇帝都是傀儡皇帝,受制于宦官、权臣朱温和李茂贞等人。(唐玄宗后帝王表)
此外还有两位追尊的皇帝:奉***帝李琮和承***帝李倓。
唐朝在唐玄宗后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有争议的,中国学者和国外学者的看法不一样。
唐朝中后期后,藩镇割据,不停唐朝中央***的招呼,自行其是。唐宪宗李纯继位后大力削除藩镇割据的局面。(唐宪宗剧照)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古文《李愬雪夜入蔡州》,这篇文章描写的就是唐宪宗时期削除藩镇的一个经典战例。(李愬袭击蔡州之战图)
元和元年,李纯刚刚登基,西川节度使刘辟就发动叛乱,很快被剿灭。814年,彰义节度使(现在的淮西)吴少阳病死,他的儿子吴元济承袭了他的职位,不久就发动叛乱,彰义节度使驻地在蔡州(现在河南汝南),817年,唐宪宗派宰相裴度兼任彰义节度使,实际上免了吴元济的职务,随邓节度使李愬等开始剿灭吴元济部,李愬进兵迅速,吴元济毫无防备,被攻破蔡州,剿灭了叛乱的吴元济。
唐宪宗消灭吴元济后,各地不服从中央的藩镇纷纷表示效忠,在唐宪宗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被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唐宪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元和中兴”。
唐宣宗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唐宪宗死后,皇室内部倾轧,宦官专权。唐宣宗为了保住性命,装傻充楞居然30多年。先是他的两个哥哥唐穆宗和唐敬宗在位,后来他的两个侄子唐文宗和唐武宗在位。唐文宗和唐武宗经常羞辱这个叔叔,试探到底是不是真傻,如果表现出聪明的话,就被两个侄子杀了。尤其是唐武宗,他不管自己的叔叔是真傻和***傻,居然多次安排“意外”想杀死他,不过他坚强的活了下来。(唐宣宗剧照)
846年,唐武宗病危,宦官马元贽等想找一个傀儡皇帝,装傻充楞30多年的唐宣宗成为首选,他被立为“皇太叔”,准备继承皇位,唐武宗病死的当天,他就由“皇太叔”变成了皇帝,这一年他37岁了。
隐忍了30多年的唐宣宗登上帝位后,立马变了样。他结束了“牛李党争”,抑制了宦官专权,注重选拔人才。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屡屡获胜,恢复了唐朝的不少失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唐朝后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唐朝后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