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张居正讲历史,明朝张居正讲历史吗

kodinid 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张居正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张居正讲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上明朝首辅张居正的夺情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 张居正如果多活十年,明朝会不会延续更长?

历史上明朝首辅张居正的夺情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万历五年(1577),张居正一生中最为严峻的考验到来了,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他爹死了。他爹虽然死了,但他死也想不到,自己的死,将会让儿子张居正生不如死。

祖制――丁忧

明朝张居正讲历史,明朝张居正讲历史吗-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张居正的爹死了,消息传到北京城,可谓是满城轰动,因为各位拍马屁的又可以表示忠心了。无数官员上门表示哀悼,哭的哭,喊的喊,出门前还给张先生来句请节哀。张居正虽然十分悲痛,但此时此刻,他脑海里想的确是另一个问题――丁忧。

“被迫”夺情

当时张居正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了,说的更直接点那时的大明王朝不姓朱而姓张,他可以不怕皇上,但他不得不怕祖制,所谓祖制就是祖宗定的规矩,而丁忧就是祖制。何为丁忧?就是朝廷官员父母若死去,无论当多大的官,都要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但此时冯保不想让他走,皇帝不想让他走,连皇帝他妈都不想让他走,最主要的是他自己也不想走,人家辛辛苦苦奋斗了三十年,才混到这个份上,鬼才想走。于是就只剩下一条路了――夺情。所谓夺情,就是指事情紧急,经皇帝批准,在万般痛苦中恢复职位,开展工作。

明朝张居正讲历史,明朝张居正讲历史吗-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然,老把戏就上演了,痛苦不堪的张居正要求回家守制,万历不同意,如此来回几次,再加上无数大臣纷纷上书,表示张居正不能走,张居正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就当张居正以为事情该结束了,一切都该回到正轨上的时候,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受到弹劾

翰林院的吴中行、赵用贤上书弹劾张居正夺情。这两个人也就七品官,按说张居正碾死他们就如同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但张居正差点就被他俩害死了。这两位仁兄虽然官职小,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张居正的门生。就在张居正还没缓过神来的时候,第二天刑部的两名官员也开始弹劾张居正,希望他赶快回家,去尽孝道。当张居正看到这些奏折的时候,他才意识到,真正的危机在向自己靠近。因为张居正之前一系列的改革,已经把得罪了很多官员,而这些人他们不会放过每一个攻击张居正的机会。

明朝张居正讲历史,明朝张居正讲历史吗-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万历平息风波

当皇帝听说这件事之后,立即下达命令,对上书的人执行廷杖,也就是打***。但打完这四个人的***后,却打不完是非,此后攻击张居正的人越来越多,什么不回家奔丧就禽兽不如之类的话,骂来骂去,终于把万历骂火了,虽然皇帝才十五岁,但他知道张先生为这个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随即下达了命令:胆敢再攻击张居正夺情者,格杀勿论!事实证明,这些人好汉不多,孬种倒不少,看到风向不对了,立马就偃旗息鼓了,夺情***就此结束。但这件事在张居正死后也成了这些官员攻击他的理由。

夺情***,过程有点曲折,我缩短一下篇幅,简单描述一下。

阁僚吕调阳、张四维联名向皇帝报告,希望援引前朝大臣金幼孜、杨溥、李贤由皇帝“夺情”的先例,挽留张居正。然而,这种“特事特办”,并不符合明朝祖宗旧制,“夺情起复”的大臣往往遭受非议。

张居正,当然不愿意在此紧要关头离开岗位二十七个月。他的盟友冯保也认为他不应该“丁忧”,否则后果难以预料。于是两人密谋策划了“丁忧”和“夺情”的两全之计,即由皇帝“夺情”,在局面已定的时候,再把讣告通报内阁同僚。

内阁次辅张四维向皇帝提交奏疏,无意中透露了密谋之一斑。奏疏送给皇帝时已经二更,天亮之前皇帝的挽留谕旨就下达,还赏赐大量香币油蜡之类供品。宫内的小太监肩负冯保的使命络绎不绝来到张府,传递“夺情”的信息。张居正感动之极,不时做出擎曲状,命令仆人搀扶小太监站立,接受自己的跪拜,特别叮嘱:请把我的叩头带给冯公公。

“夺情”的结果是张居正“在官守制”,即在北京的家中“守制”七七四十九天,在家中处理公务;“七七”以后,和往常一样到内阁办公。

冯保擅自扣留这些弹劾奏疏,不送交皇帝,让张居正“票拟”皇帝的谕旨。张居正不但不回避,反而与冯保商量确定,对四人实施“廷杖”。

礼部尚书马自强听说要“廷杖”,出面向张居正求情。张居正自知理屈,竟然不顾首辅的矜持风度,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在马自强面前跪下,一手捻着胡须,口中喊道:“公饶我,公饶我!”

翰林院掌院学士王锡爵召集翰林院官员数十人,向张居正***,吃了闭门羹。

王锡爵径直闯进张府,为上述四人求情。张居正板着面孔,拒绝王锡爵的请求,说:“圣怒不可测。” 王锡爵说:“即圣怒,亦为老先生而怒。” 张居正无言以对,突然下跪,举手索刀作刎颈状,说:“上强留我,而诸子力逐我,且杀我耶!”连声喊道:“你来杀我,你来杀我!”

王锡爵懵了,没想到平日仪表堂堂的首辅居然如此无赖,赶忙逃跑。

张居正如果多活十年,明朝会不会延续更长?

大家好,我是“趣史杂谈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张居正能多活十年,可以肯定的是明朝国祚会延续更长。

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他独特的作用,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张居正死的时候是五十八岁,而此时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才刚刚二十岁,先不说他们之间会有代沟问题,单单是各方势力的角逐本身就是一个难解的问题,更何况张居正作为能臣良相,相对霸道一些,这本身就让年轻的皇帝接受不了。在他年纪小的时候,迫于李太后的压力,他还能勉强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叛的心理就越来越严重了。

如果张居正不死,能保证十年活得下去,那么他的改革事业在前期基础上继续推行下去,必然能够收到好的效果。

张居正当政的十年来看,他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整饬吏治,官场风气为之一振,官员各司其职,清查全国土地,缓解了土地兼并的危机,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人,使得北疆与辽东边境安宁,启用“一条鞭法”,国家财政得到改善,重用循吏,疏远清流,使得政令可以贯彻执行。

如果张居正不死,万历皇帝就是再想怎么“作”,他还是会有所顾忌的,也绝不会出现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情况。

张居正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张居正也因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

如果张居正不死,再多活十年,在前期“万历新政”改革取得卓越成效的基础上,更深入的改革还将会进行下去。

张居正是整个“万历新政”的核心,是国之重器。因为其父张老太爷过世,需要丁忧守制,便使得朝廷和朝臣出现了巨大的矛盾,这也正是历史人物社会发展当中,不可替代作用的直接表现。“万历新政”继续深入实施,武备更加完善,财政更加充盈,人才更加一心,政治更加清明。如果能争取到这十年可贵的时间,在万里朝出现王朝的盛世也不是没有可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张居正讲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张居正讲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张居正 明朝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