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东林党历史,明朝的东林党历史是什么

kodinid 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东林党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的东林党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都说明末的东林党误国,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2. 明朝东林党在历史上这么有名气,该如何评价?

都说明末的东林党误国,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阉党掌权能收上50%的税,而且这些税大半不是百姓那收的。

东林党掌权收不到10%,而其中大部分都是百姓出的,大商人、大地主中原本几百万的税竟然只收到几十几百两?

明朝的东林党历史,明朝的东林党历史是什么-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就是区别!

很多历史白子一知半解,胡说八道,混淆是非!明朝的灭亡如果一定要找谁是罪人的话,一则是明王朝自身腐朽无能,二则是天灾与施政不当(还是当政者之过),三则是阉党魏忠贤的胡作非为,祸乱朝纲!四则是***,农民起义直接埋葬了明王朝。根据各种史实记载,东林党的作用更多是积极向上,力图革新的。

下面大体还原一下从天启崇祯时的历史脉络和主要事件

明朝的东林党历史,明朝的东林党历史是什么-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东林党与阉党之争

明朝后期,朝臣结党,派系林立。万历32年,落职还乡的原吏部朗中顾宪成在地方官的资助下与高攀龙一同讲学于无锡东林书院。他们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评价谁谁谁),其言论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人物和东南城市势力,以及一些地方实力派都聚集在他们周围,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东林党。

早期的东林党对立的主要是一批代表大地主利益集团的官员,东林党与各党派的斗争是以"京察”为发发端的。以后争斗的中心逐渐转移到太子废立的问题上来了,后期党争主要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斗争。魏忠贤原本是当地有名的市井无赖,后因为***输光了家产做了太监。天启时魏忠贤与天启的乳母客氏勾搭,日益得宠,成为新的政治集团,被称为"阉党"。

明朝的东林党历史,明朝的东林党历史是什么-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魏忠贤把东林党人当成阻止他实现野心的重要障碍。天启四年,魏忠贤在宫里基础已经牢固,开始向外廷出击。六月,素有刚直敢谏的杨涟上书参劾魏忠贤的24条大罪,请请求驱逐客氏出宫。魏忠贤设计使熹宗下旨严责杨涟。不久,杨涟和东林党另一重要成员左光斗一起被罢了官。天启五年,阉党的爪牙许显纯捏造口供将杨涟,周朝瑞,左光斗,袁化中等人下进锦衣卫大狱中,不久又在他们***。天启六年,魏忠贤捏造了"七君子”***,把东林党人周启元等七人迫害致死。此外,为了打击反抗或不依附他们的官员,魏忠贤的党羽们还罗列了一个黑名单,将不肯同流合污的官员指为东林党列在黑名单上(都指鹿为马了)。当时开列黑名单已经成为一大风气,东厂西厂都照单捕人,并把他们弄死。一时间朝廷上下乌烟瘴气,魏忠贤的权势达到了顶峰。

天启皇帝利用阉党打击势力渐大的东林党(主要干涉朝政,官员了)。最后东林党下去了,阉党又横着走了。到崇祯时,阉党也玩完差不多了,可崇祯再也无可以推心置腹的大臣可用~这与他本性有关。

天启七年,熹宗病逝,崇祯继位。魏忠贤见大势已去,自知被天下人所恨,难以自保,然后自缢而死。阉党势力也遭到严重打击,东林党人士逐渐返回朝廷。东林党人主张改良政治,开放言路,反对横征暴敛,提倡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矛盾,并以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他们敢于揭露批判黑暗腐败政治为民***,为挽救明朝危机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反映了社会进步势力的要求。

1,利用官府不与民间争利的道德制高点毁掉了大明舰队,窃取了大明的海关权。

2,为了垄断海外贸易勾结海盗倭寇,东南亚到***的的基地全部被欧洲海盗夺取,导致海上丝绸之路沿途数十万华人被***。

3,操纵白银汇率,导致宝钞和铜币先后崩溃,然后基本丧失铸币权的大明财政崩溃

4,养寇自重,晋商资助女真,徽商和江浙商人一直都在资助倭寇并分赃

5,阻挠税制改革,大明的税制有两个漏洞,举人以上不纳税,海外贸易不纳税。江南富人组成宗族资本集团,把家族土地产业全部挂在某个举人名下,全宗族方圆几十里都是举人老爷的“家仆”,从而集体逃税

6,最后就是卖国了,毕竟晋商可是满清钦点认证过的狗汉奸,八大皇商

拿数据说话。

天启6年,明朝财政收入是:米麦2600万石,军屯400万石,盐税200万两,金花银100万两,辽饷500万两,茶税实物税等几十万两。

天启7年12月,魏忠贤倒台,东林党请求解散东厂,再请求撤销派驻各地的监察太监和监税太监。

你猜,结局怎么样?

崇祯16年,米麦收入2100万石,减少500万石。茶税,盐税,普降50%。海外贸易完全不收税。军屯400万石则直接从国家财务报表上消失了。合计就是900万石粮食没有了。

所以,你说东林党是什么?

阉党,几乎是所有反东林党***,但魏忠贤虽然是太监,却出身贫苦,知道草民百姓很艰难,收税针对的就是有地的财主商人。东林党,则多是江南大地主、工商业主豢养的走狗,连朱元璋定下的3.3%工商税都不想交。

结果就是:财政缺额导致辽饷直逼2000万两,比天启年平均增长300%,翻了两个跟头。在山西陕西河南连续干旱的情况下又怎么会不是遍地李自成

明朝东林党在历史上这么有名气,该如何评价?

东林党人?大明王朝亡国的罪魁祸首之一!不可否认的是,东林党人还是有一部分人,怀着坚定的信念。但是,它毕竟还是大地主官僚阶级的代表。这些人是不用相大明王朝缴纳税赋的,而作为阶级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最终导致了大明王朝的覆灭!

谢邀。

明朝东林党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名气,该如何评价呢?

提到东林党,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东林先生顾宪成。此公为无锡人,于1580年(万历八年)中进士,后历任京官。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顾宪成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迁升、改调等事务。

那么,顾宪成和后来的东林党有什么关系呢?为何有人称呼他为东林先生?原因在于,当时万历皇帝在解决掉张居正***后,亲临朝政,之前张居正的许多新政很快被废除 。在万历皇帝统治的中后期,以皇帝、宦官、王公、勋戚、权臣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势力,操纵朝政,政治黑暗,军事衰败,财政拮据,而苛征暴敛益形繁重,人民反抗***也层出不穷。顾宪成和一些正直的官员经常对朝廷的错误决策有所非议。万历皇帝就对他“甚不喜”。后来顾宪成因争立皇太子事又引起神宗反感。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朝廷会同推荐选任内阁大学士(习称阁臣),顾宪成提名的人,都是神宗所厌恶的,从而更触怒了神宗,万历皇帝找了个借口,将顾宪成削去官籍,革职回家。

顾宪成回到了家乡无锡,对仕途和朝政心灰意冷,于是便开始讲学,以宣导他的政治主张。恰好在无锡有一所宋朝学者杨时曾经讲过学的东林书院,但是年久失修,于是顾宪成就倡议修缮。得到了当时很多士绅、地方官员的支持。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修复了这所书院,定名东林书院。同年十月,顾宪成会同弟弟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规定每年举行大会一、二次,每月小会一次。至此,东林党的雏形逐渐形成。

东林党所遵循的风格是标榜气节,崇尚实学。这对当时官僚、士大夫以及文人起到了积极的左右。他们在日常的讲学中,经常会议论时政,批判朝廷。并提出很多治国之法,如太监不得干政,地方官要认真对待京察等。如顾宪成曾提出:在朝为官,不考虑朝政,地方官不考虑民生,有才之人去隐士而不作为,都是不可取的等理论。他们把读书、讲学同关心国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吸引了很多有志之士,包括一些因批评朝政而被贬斥的官吏。这些人纷来沓至,人数之多,竟使东林书院的学舍都容不下。部分在朝任职的正直官员,也同东林讲学者遥相应合。东林书院实际上成了一个舆论中心,这里的人们逐渐由一个学术团体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从而被他们的反对者称为"东林党"。

东林党的政治主张是"政事归于六部,公论付之言官",使天下"欣欣望治";同时反对皇帝、贵族等大肆掠夺黎民百姓,要求朝廷重视工商业,惠商恤民、减轻赋税、垦荒屯田、兴修水利;主张取士不分等级贵贱,按照个人才智,予以破格录用;加强在辽东的军事力量,积极防御满洲贵族的进攻。

在顾宪成等人讲学议政,逐渐形成东林党这个组织时,朝廷的另一部分官员,也根据各自籍贯或者攀附于谁,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个党派。如山东籍贯的官员,就形成了齐党,浙江人就形成了浙党等,他们攀附权贵,拉拢宦官,不断打击非自家阵营的官员,使得明朝官员间的党派之争,达到了顶峰。

明朝后期的党争,围绕着当时最大的“国本”进行展开,国本就是对于万历皇帝准备立太子之事,万历皇帝的皇后多年不育,皇长子朱常洛(后来的光宗)是妃子王氏生的。1586年(万历十四年),朱常洛五岁时,神宗的宠妃郑氏生下皇三子朱常洵。按照封建礼制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应当立朱常洛为太子。但是神宗宠爱郑氏,不仅封她为贵妃(常洛的生母王氏未封贵妃),还想立朱常洵为太子。但是又恐大臣上书,便一直对立太子的事情悬而未决。而万历皇帝迟疑暧昧的态度,更是让此事争论达到了白热化。

而之后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处处可以看到东林党的身影,或明或暗,都在其中。东林党人号称"清流",影响着天下的舆论。上述皇位继承权之争和京察之争,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但是,这并不能掩没东林党人在这些斗争中力图革新朝政、反对统治集团中最反动腐朽势力的进步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的东林党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的东林党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东林党 忠贤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