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明朝历史故事,于谦明朝历史故事***

kodinid 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于谦明朝历史故事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于谦明朝历史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于谦的故事?

于谦的故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宣德初年,任命于谦为御史.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战保,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朝北京,给于谦赏赐和各大臣一样.

于谦明朝历史故事,于谦明朝历史故事视频-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于谦(1398.5.13-1457.2.16),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四年召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

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明景泰帝。

于谦明朝历史故事,于谦明朝历史故事视频-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得归。

天顺元年谦以“谋逆”罪被冤杀。弘治谥肃愍,万历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古代于谦是一个忠臣,现代于谦是说相声的。

于谦明朝历史故事,于谦明朝历史故事视频-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于谦,字廷益,号节奄,为官清廉正直,正统时,司礼监太监王振专权跋扈,凡新上任的官员都要孝敬他钱财,许多人都给了,轮到于谦时,他囊中羞涩拿不出来,只拿了些土特产给王太监,王振大为恼火,把于谦扣押了,但是于谦人缘好,许多人为他求情,王振只能放了他…

相声于谦(1969年1月24日-),出生于中国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相声男演员、***演员2003年,凭借与郭德纲合作相声《你好北京》获得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组委会特别奖。2004年,加入德云社,期间与郭德纲合作《你要锻炼》《找堂会》《养王八》《杨乃武》《怪治病》等相声。

于谦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族,从他爷爷辈起,家里就悬挂起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画像,要求后辈都以文天祥为榜样,忠肝义胆,报效国家。于谦十几岁时写下诗作《石灰吟》,从中即能看出他的道德理想:“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把持朝政,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地方上的官员进京,都必须向王振等人奉上厚礼。刚正不阿的于谦发誓决不趋炎附势。同事劝他,就算不送金银珠宝,至少带点土特产吧?于谦举起宽大的袖子,风趣地说:“带了呀,我带了两袖清风。”从此以后,“两袖清风”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1449年,明英宗率领明军攻打瓦剌,导致20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灭,明英宗也被俘。一时间人心惶惶,不少大臣提议迁都南京,避开瓦剌的攻击。关键时刻,于谦痛斥迁都的提议,并和部分大臣一起向皇太后请求另立新帝,以保持国政的稳定。与此同时,他积极布置北京的军事防御,在瓦剌攻打北京时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避免了国家走向灭亡

在家庭中,于谦除了给予儿子深深的爱,也注重在道德品质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任山西巡抚时,家里来信说,长子于冕的13岁生日要到了,希望他不要忘记。于谦左思右想,写了一首诗勉励儿子:“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鬖鬖。好亲灯光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于冕收到这份“生日礼物”后,读懂了父亲的深意,认真研读经史、孝敬长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于谦明朝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于谦明朝历史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于谦 明朝 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