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匣子讲唐朝,我要听唐朝历史

kodinid 6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匣子讲唐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匣子讲唐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乾隆禅位给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历史真相是怎样呢?
  2. 辽宁出过哪些名人?

乾隆禅位给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历史真相是怎样呢?

1796年,乾隆下诏退位,其十五子爱新觉罗永琰登基,取年号为嘉庆,乾隆成为太上皇,与赵构不同的是,乾隆退位但是没有退权,在长三年半的时间内,乾隆依旧成为清王朝的实际最高统治者。那么,既然不想着放权,又为何将皇位禅位给自己儿子呢?

国历史上,存在着几十名太上皇,当然成为太上皇的原因不同。有的是被后世追封,例如老子、秦始皇的父亲以及朱元璋的父亲等;有的是被迫无奈成为太上皇,例如李渊、司马衷与朱祁镇等人;有的是自己退位成为太上皇,例如转嫁责任的赵佶、***岳飞的赵构、以及为了兑现其年轻诺言时候的爱新觉罗弘历等人。

历史匣子讲唐朝,我要听唐朝历史-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被追封的以及被迫无奈退位的太上皇,当然没有实权,而被迫无奈成为太上皇,往往在屈辱中去世,例如李渊与李隆基等人。

而主动退位的皇帝,是否有实权,还是看太上皇的意愿。例如赵佶,将皇位交给自己的儿子之后不久,国家就被金朝灭亡,当然没有实权。

56岁的赵构,在退位之后,声称自己颐养天年,不再过问政治,虽然赵构在25年太上皇岁月中,偶尔干预一些人事任免,但是大权完全被其养子以及后来的继承人所控制,例如其养子为岳飞***以及北伐等,赵构完全没有过问。

历史匣子讲唐朝,我要听唐朝历史-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乾隆退位为太上皇之后,仍然牢牢的把握着皇权,永琰只不过是他的代言人罢了。

乾隆成为太上皇,虽然清朝还是在鼓吹天朝上国,但是已经面临着危机四伏的局面。

一是乾隆年轻时候的承诺,具有乾隆在与大臣谈论康熙帝的时候,乾隆感慨其爷爷取得丰功伟绩,说了一堆的奉承话语。

历史匣子讲唐朝,我要听唐朝历史-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后说自己没有德与能在皇位年限上超越自己的爷爷,因为古代具有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规律,而古代的皇帝寿命一般都不是太长,活到七十的屈指可数,而乾隆继位时候已经25,如果在皇位上60年,那么其寿命达到85,这已经超越了古代任何皇帝的寿命了。

但是乾隆会养生,寿命比较长,在85岁的时候,依旧不糊涂。为了兑现君无戏言的承诺,乾隆下诏退位,当然没有将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

乾隆六十年九月三日,已经84岁的乾隆皇帝突然心血来潮地决定册封已经35岁的儿子永琰为皇太子

为什么说乾隆皇帝是突然心血来潮呢?

他是一个贪恋权力的皇帝,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皇权所带来的***,虽然已经当了60年的皇帝,但是只要不是被迫的话,他绝不可能主动将皇权让给别人,即便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可是,他在无聊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康熙爷爷才当了61年的皇帝,我已经当了60年的皇帝了,再当下去的话岂不是要和爷爷平起平坐,或者盖过爷爷了?这不行,我不能对不起爷爷,我得尊敬他老人家。

所以,乾隆皇帝突然决定立永琰为储君,然后迅速禅位给永琰,原因便仅仅是因为不想自己当皇帝的时间超过他的爷爷康熙皇帝。

乾隆皇帝虽然禅位给了永琰,自己也当起了太上皇,可是,他会甘心退居二线,老老实实地将皇权交割给永琰吗?

显然不会。

他在勤政殿召见了皇室宗亲和朝中的王公重臣,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诏书:“立皇十五子嘉亲王为皇太子,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

乾隆的禅位,是传位不传权。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在自己68岁、执政43年时,下旨称,当自己85岁、干满60年,就退休让位了。

“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

虽然权力欲仍然旺盛,身体也仍然硬朗,但乾隆还是知道自己无法比肩爷爷康熙,所以康熙在位61年,自己只敢在位60年,以示尊敬。

不过即便如此,如果真到在位60年时,乾隆也已经85岁,即使搁到现在,也是长寿老人了。

到了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果然信守承诺,在圆明园勤政殿召见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宣示要立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太子,以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届期归政。

此时,估计乾隆心里有两个没想到,第一是没想到自己还真能活到干满60年,在年龄上远超爷爷康熙。第二个就是自己干满60年,居然还想“向天再借五百年”,压抑不住的要继续为大清朝“服务”。

可是,当年的圣旨已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天子的话,又岂能出尔反尔?

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得给填上。

于是,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御太和殿,举行内禅大礼, 禅位于嘉庆帝,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作为一个天秤男,乾隆是一个超级自恋的皇帝,其在位期间曾号称“本朝无能臣”,一切都必须是自己说了算。(国有乾隆,谷不生虫)

说实话,乾隆的命真的很好。在他上台时,他的亲爹雍正就早把身边所有政敌全部除掉了。并且为了给乾隆铺路,雍正甚至将自己的亲儿子,乾隆的亲哥哥弘时给废为庶人,而弘时最后死的也是莫名其妙。

由此可见,为了能使乾隆顺利接班,雍正不惜大开杀戒。

除此以外,得益于雍正的勤恳,乾隆继位时国库存银已经达到了3500万两,而在他执政的前半段时间内,国库存银更是一度高达7000多万两。拿着这么多钱,乾隆心中自然燃起了建功立业的雄心。

手中有钱,外加自己的地位也非常稳定,乾隆开始寻思开疆扩土。而此时恰逢新疆的准噶尔汗国爆发内乱,乾隆趁机派大军一举灭掉了准噶尔汗国,将整个新疆纳入清帝国版图

平心而论,平定准噶尔的战争确实非常辉煌,但这个功劳不能只记到乾隆头上。因为平定准噶尔是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才完成的,若没有爷爷和老爹持续伤害输出,乾隆也不可能一击收掉这个人头。

在乾隆晚年,他给自己总结了十大功绩,例如:拿下新疆,驱逐廓尔喀,征缅甸,征安南,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平定大小金川。鉴于自己的赫赫战功,乾隆晚年称自己是“十全老人”,自恋程度可见一般。

当然,乾隆也不是没有崇拜的人,乾隆对外一直表示自己非常崇拜圣祖康熙皇帝。早在乾隆继位之初,他就曾立誓:圣祖皇帝在位61年,我在位期间绝对不敢超过圣祖。

乾隆登基的时候刚刚25岁,如果要超过圣祖康熙,乾隆至少要活过85岁!常言人过七十古来稀,古人寿命能达到70岁就很不容易了,清朝的前几位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都没有活过70岁。

在这里面,康熙的寿命算是比较长的,但其终年也不过68岁。康熙之所以能在位长达61年,主要因为康熙8岁就登基了,因此在位时间非常长。

辽宁出过哪些名人

辽宁的历史名人(按照出生地,民国以前):

慕容皝、慕容俊、慕容垂、慕容德、李光弼、安禄山、张三丰、丁令威、李成梁、李如松、祖大寿、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范文程、宁完我、李希烈、公孙度、公孙康、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匣子讲唐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匣子讲唐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乾隆 太上皇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