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解说魏忠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解说魏忠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崇帧把魏忠贤杀了,就会加速明朝的灭亡?
崇祯把魏忠贤杀了,的确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明朝分为两大集团,第一就是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第二就是官僚集团,官僚集团又有东林党,以地域区分的浙江的浙党,湖广地区的楚党,山东的齐党等等
先说说宦官集团,这个集团的性质就代表皇权,它的成立就是为了制衡官僚集团,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从朱棣之后,明朝就是文官当道了,强大到皇帝都没法控制甚至公然威胁皇帝,所以才扶持了宧官集团,这些宦官深知一点,自已的权力是皇帝给的,只要皇权不倒他们就平安富贵一世,所以是极力维护皇权的,不管这个威胁是来自内忧还是外患,
再说说官僚集团,官僚集团其实不是铁板一块,这个集团里也分了好多党派,比如东林党,以地域区分的浙江浙完,湖广地区的楚党,山东的齐党等等。他们只为自已的利益着想,争权夺利,明末的党争犹盛,到了南明都一直有党争。
崇祯杀了魏忠贤的结果就造成了官僚集团一支独大,这里面又以东林党为首,因为东林党是崇祯扶持起的。这些文官只会内斗,只会理论,实践起来对于国家并没有帮助。明末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内忧,又有关外满族的外患,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僚集团根本无法解决,个个富的流油,连军响都不肯凑,皇帝出面都推辞。你说大明能不亡吗?
所以魏忠贤的死造成了明朝的加速灭亡一点没错!
要说崇祯皇帝,在明朝的16个皇帝中,除了太祖,成祖,仁宗,孝宗,他还算是一个思想上想有所做为的,甫一登基就剪除了明朝历史上最大的宦官魏忠贤。他日常起居都崇尚节俭,勤政理国。但奈何大厦将倾,非独木可支。崇祯空有满腔抱负,却缺乏治国之能,满心想学唐朝中兴之主李隆基,却身无匡扶社稷之才,下无辅国安邦之臣,庙堂内外,朝野上下,早已经病入膏肓。难怪以米脂一个农民所率领的乌合之众,居然摧枯拉朽般击溃了天国大明的堂堂之师。 所以,如果崇祯不将魏忠贤赐死,明朝的灭亡将会更加提前。
其实崇祯并不是说单纯杀了魏忠贤就算了的。崇祯听了东林党的忽悠,为了不再出魏忠贤这样的奸臣,废了整个司礼监!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曾经天启天天做家具,没事打打***,都没有亡国。靠的是什么?其实这一多半还的确是靠的魏忠贤!魏忠贤呢,人确实贪(话说六根不全了,除了钱还能贪点什么?),但是他能搞到钱!不怕得罪人,敢到江南去收商业税,土地税。弄得这些巨商富贾们苦不堪言,但又没办法。开始对士绅征税,这就是东林党一定要杀他的原因!这些钱进到国库,有两成进了魏忠贤自己的口袋。这些天启也是默许的。十两银子,你拿二两,底下分一两,内府里送三两,还有四两进国库!天启自己也拿了好处。这笔钱也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天启年间,明军在东北打了不少胜仗!还重伤了努尔哈赤!
然而崇祯一上位,立马就干掉了魏忠贤这的确为自己赢得了不少名声。但崇祯却没有重组司礼监,而且废了司礼监。这样对文官集团就没有了牵制。皇帝自己也失去了最贴心的帮手好多事情是自己不能办的,或者是不能出面的,没有了司礼监,只好自己亲自来了,这也是崇祯累的一笔的原因!加上随之而来对魏忠贤党的清算,也误伤了一大批人。废了之前征收的税种,失去了财源。没钱又没人,怎么能不亡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解说魏忠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解说魏忠贤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