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蓝玉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蓝玉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的开国名将蓝玉,是畲族的吗?
蓝玉是畲人的后裔蓝玉(?―1393年),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于***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1387年)拜征虏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
明朝末期搜出完整人皮,竟是开国大将蓝玉,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蓝玉是明初威震天下的名将,然而最终却落得个“剥皮揎草”的下场。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蓝玉性格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第二则是朱元璋的政治规划破产。
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太子朱标的舅岳父,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蓝玉一直在常遇春帐下效力。洪武初年,蓝玉逐渐崭露头角,到了洪武中期以后,老一辈的武将逐渐凋零,蓝玉迎来了自己事业上的巅峰时期。
公元1388年,蓝玉率15万大军出大宁进攻北元,在***儿海俘获北元宗室120人、职官3000人、男女口7万以上,各种军需物资更是不计其数。此战之后,蓝玉顺利摧毁北元,朱元璋也把他比作了卫青、李靖一样的英雄。
但很快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蓝玉开始恃功自傲。北征回来的时候,蓝玉在晚上抵达了长城喜峰关,由于守关将领没有及时开门,蓝玉竟然下令随行士兵攻打关口。这些士兵听到蓝玉的命令后果断对大明边关进行攻击,士兵的这一反应实际上已经把蓝玉推向了深渊。
要知道,明初军制为卫所制度,这些兵马不属于蓝玉,而是隶属于兵部,只有外出征战时才归将领调遣。如今蓝玉命令士兵攻打本国边关,士兵竟然如此听令,可见这些兵马大有成为“蓝家军”的态势。
朱元璋听到此事之后也产生了疑虑,于是将本来想封给蓝玉的“梁国公”改封为了“凉国公”,以此敲打敲打他,希望蓝玉可以知错就改。
很可惜,蓝玉不但知错不改,而且还变本加厉。不但***故元王妃,而且还非法侵占民田,御史查问此事时,蓝玉竟然派人将其赶走。最让朱元璋不高兴的是蓝玉收养了很多干儿子。而且他还越过朝廷,私自安排了一些人进入军队任职。
蓝玉落的如此下场,有朱元璋为皇孙扫清障碍的考虑,也有蓝玉自己作死的缘故。
蓝玉是明朝第一猛将常遇春的妻弟,太子朱标的太子妃舅父,是太子一党,在朱标死后,蓝玉的地位就很尴尬了,因为皇孙朱允炆跟常蓝系没有血缘关系,蓝玉的种种表现,朱元璋如果说对蓝玉很放心,换成谁都不相信!
开国大将,战功彪柄
蓝玉最早就在常遇春帐下效力,有胆有识 ,屡立战功,深得常遇春赏识,也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由战功升迁指挥使、大都督府佥事。
- 1371年,蓝玉随傅友德出征四川,攻克锦里。
- 1372年随徐达北征,击败王保保。
- 1374年,蓝玉率军攻克兴和,俘获元国公贴里密刺。
- 1378年,蓝玉与沐英征讨西蕃叛变,大胜而归。
- 1381年,蓝玉与傅友德、沐英征讨云南,消灭了在云南的残元势力。
- 1388年,蓝玉率军北上破元,在***儿海(今贝尔湖)击败北元小朝廷,北元的主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此战俘获脱木思帖木儿次子及故太子妃并公主一百二十余人,官属三千,军士七万,马牛驼羊十万。***儿海之战,蒙元损失十万人左右,而明军损失却是微乎其微,此战也是彻底终结元朝的战役!
居功自傲,花样作死
在太子朱标没死之前,朱元璋对蓝玉还是挺宽容的,徐达、常遇春死后,蓝玉多次立功,朱元璋对他也是礼遇有加,在封蓝玉公爵时,本是想封梁国公,因蓝玉平时的所作所为,让朱元璋将“梁国公”改为“凉国公”。
- “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玉怒,逐御史”,蓝玉强占了民田,御史去查问,蓝玉将御史赶走,朱元璋登基以来,对大臣很严苛,但是对于体恤百姓这块却是不错,所以才有御史去查问蓝玉强占民田的事,蓝玉不仅不懂的收敛,还驱逐御史,嚣张跋扈可以想见!
- “北征还,夜扣喜峰关,关吏不时纳,纵兵毁关入,帝闻之不乐”,毁关而入,可见蓝玉情商是低到不知如何地步,也跋扈到如何地步,喜峰关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蓝玉在当时是夜扣喜峰关,夜里到达关下,关吏要多做盘问这是职责所在,蓝玉却纵容士兵毁关而入,皇帝最担心的就是兵是谁的兵,蓝玉手下如此胆大妄为,朱元璋心里不打个小九九是不可能的。
- “侍宴语傲慢,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这个真是越玩越大了,跟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都不客气,要是叫他给皇孙当个辅国大臣什么的,那不是要翻了天?还在军队擅自罢免和提拔军官,独断专行,这叫哪个皇帝能放心?更何况是久经阵战的朱元璋,军队的服从和人事的安排,如果不能让皇帝放心,将领越牛死亡越近!
- 蓝玉西征初期,想纵兵深入罕东,下属们都激烈反对,但蓝玉却坚持己见,命宋晟按照自己的***进军,此时朱元璋却给他下了个诏命,让他转向建昌去平定月鲁帖木儿的叛乱,蓝玉虽然不得不改变进军路线,但是其作战态度却显得很消极,最后在朱元璋不断催促警告下才用计抓到月鲁帖木儿,班师回京后蓝玉被加封太子太傅,然而蓝玉却因太子太师之位给了冯胜和傅友德而口出怨言。
蓝玉这些种种作死表现,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深深忧虑还年幼的皇孙朱允炆该怎么办,对于蓝玉自然是极为不放心,而蓝玉想要谋反也不是没有原因,在他的亲家靖宁侯叶昇被朱元璋以胡党案牵连被杀时,李善长也因知情不报家族被诛,让蓝玉担心自己会被亲家告发,所以才联合曹震等人谋逆,还有蓝玉西征回来,上奏言事朱元璋大多不***纳他的建议,也让蓝玉以为是朱元璋对他产生怀疑所致,蓝玉平时多有怨言,难免有些涉及到谋反方面的言语,在胡党案牵连杀死那么多功臣,对蓝玉来说也是深深的忧虑,害怕自己迟早要步那些被杀功臣的后尘。
当有人告发蓝玉谋反时,朱元璋豪不犹豫的将“谋反”罪名扣到蓝玉头上,进行了胡党案爆发后的又一轮清洗,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的一公、十三侯、二伯被全部族诛,死者多达一万五千人,蓝玉更是惨遭剥皮实草,被悬挂于市井,以儆效尤!
蓝玉落到被剥皮揎草的境地,虽然朱元璋是残忍了一些,当很大因素都是他咎由自取。
由于蓝玉在扫荡蒙元残部时,于扑鱼儿海捣毁蒙元王廷大胜,原本朱元璋待他不薄,他却渐渐地骄傲自满,畜养了很多庄奴,这些人都仗着蓝玉的威势暴虐凶横。蓝玉曾经抢占了东昌的民田,御史查究追问此事,蓝玉大怒,赶走了御史。
在扑鱼儿海大胜后,他俘虏了蒙元的王妃、公主等五十九人,在返程路上***了王妃、公主等,导致蒙元王妃***,他将公主等部分女眷据为家妓,没有上报。
另外,蓝玉北征元军回来时,半夜敲击喜峰关关门,关吏因半夜难以辨识,为安全计,没有及时开门接纳,蓝玉纵容士兵打破关门长驱直入。这种行为与叛乱无异,已经让朱元璋心中有了疑忌。
朱元璋想封蓝玉为梁国公,因为他犯错改封凉地,还把他的过错刻在铁券上。蓝玉仍然不知悔改,在侍奉皇上的宴会上出语傲慢。
蓝玉在军中擅自罢免和提拔军官,独断专行,朱元璋多次责备他,他却不以为意。他西征回朝,朱元璋让他做太子太傅,蓝玉对位居宋、颍两公之下感到不高兴,说:“难道我不能胜任太师一职吗?”等到他入朝上奏,朱元璋往往不听他的,他更加不高兴。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有必须杀他的四大理由:
一、蓝玉当时身为总兵,掌天下之兵权,有造反之实力;
二、当时朱元璋已身患重病,《逆臣录》中好些人的供词均提到太祖“病缠身”,太子刚去逝不久,太孙允炆年纪尚小,这些都为蓝玉谋反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三、蓝玉手下有一批能征惯战之士,“征南征北”的,许多府军诸卫的头目积极参与蓝玉谋反的活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蓝玉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蓝玉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