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阶段特征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阶段特征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时间起止多少年?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1368—1398年)。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又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扫平各种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中、后期倭寇的侵扰,统治腐朽,加上灾荒连年。1644年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统治,明朝灭亡。
明朝开始时间是公元1368年,结束时间是公元1644年。国祚276年。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明中期之后时常发生农民起事,崇祯时期朝政混乱与官员***腐化;与后金的战争带来大量辽饷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夺;以及因为小冰期气候变冷,农业减产带来的全国性饥荒, 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负担。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拉开明末民变的序幕,随后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事,最后发展成雄踞陕西、河南的李自成与先后占领湖广、四川的张献。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攻克北京。明思宗朱由检自缢,明朝灭亡。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经16位皇帝,存在276年。
明朝的开国君王是洪武帝朱元璋,先期定都应天(今南京),后在永乐帝时代,迁都北京。明朝的疆域广袤,东达日本海,西至新疆,北抵贝加尔湖,南到今越南境内,极盛时期达1000万平方公里以上。
明朝中前期还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家,GDP总量达到世界上一半以上。
公元1644年,明朝亡于农民起义和后金南下。
明朝(1368年 ―1644年 )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 ,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 ,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 ,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
吴承恩生活的朝代有什么特点?
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朝代。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与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从而引起吴承恩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却又不敢与人说,《西游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产生的。
吴承恩,大明帝国停滞期的一位边缘知识分子,在以官本位文化流行的中国,不被当时的人所知,他写《西游记》也是表达对朝廷的不满。吴承恩出生在1500年左右,去世于1582年,在当时也算是高寿老人了。他在世的这82年间,经历了明代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五朝,其中弘治、正德两朝,他还是儿童和少年,而万历帝登基后,他已是风烛残年。他一生主要的社会活动,集中在整个嘉靖、隆庆两朝。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吴承恩自幼聪慧,经常诵读稗官野史、志怪***,“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甚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
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约40岁的吴承恩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结果落选。六年后,由于母老家贫,吴承恩去做了[_a***_]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饮酒,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
吴承恩也是个爱民的好官,在担任浙江长兴县丞时,正逢长兴县遭遇百年未有的大旱,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吴承恩便日日奔波解决百姓们的温饱问题,而前来巡视的刘按察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吴承恩的迎接不禁怒火中烧,命人将吴承恩以莫须有的收受贿赂罪抓起来关入牢狱。
消息传开,百姓们愤忧交加,便一齐举着棍棒锄头包围了县衙,要求释放吴承恩。事情传到了在吏部任职的李春芳耳朵里,李春芳是吴承恩的诗友知己,听闻这消息便立刻赶到长兴县城为好友脱罪。最终刘按察拿不出证据只得向李春芳叩头认罪,吴承恩被释放。可经历了这次牢狱之灾,本就对对官场上钩心斗角的权术运作极不适应的吴承恩便产生了一个念头。在处理完手头的赈灾工作后,他便毅然离开,远离仕途,专心创作《西游记》。晚年以卖文为生,约六十七岁时到过杭州,活了大约82岁,晚景凄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阶段特征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阶段特征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