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大运河历史名词解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隋朝大运河历史名词解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朝大运河的内容?
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凿的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它以洛阳为中心,东北到涿郡(今北京)东南到余杭,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浙江丶江苏丶山东丶河南丶河北丶天津丶北京七省市,全长4000多千米。
隋朝大运河的资料100介绍?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七年级大运河的概况和意义?
隋朝大运河,是人工挖掘的,他南到浙江的余杭就是今天的杭州,北到今天的北京,他流经四个省市,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意义主要是南粮北调,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较早、线路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运河之一,它是古代中国人民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科技不断创新的结果,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谓是一条政治之河、军事之河、经济之河,更是一条文化之河。
大运河又称?
大运河 ,中国古代伟大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又名京杭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始凿于公元前5世纪,公元7世纪和13世纪曾两次大规模扩建,现河道主要为公元13世纪元朝所修(公元605—610年)。古代为中国南北运输大动脉,又称“京杭大运河”,简称运河
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2020年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
为什么大运河始于春秋战国,隋朝把它扩修相连,元朝重建,明清疏通,而人们只记得隋朝?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长城也是始于春秋战国,秦朝把它扩建连通,明朝又大修一段。为什么人们只记得秦始皇修长城?
因为所有的事都是影响越大,人们越能记得它。
秦始皇因为修长城发动了近百万人,隋朝因为修河而亡。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记得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大运河历史名词解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大运河历史名词解释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