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一历史,初一历史明朝的灭亡

kodinid 5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初一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初一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科举流程及时间?
  2. 1586-1644是明朝哪个时期?

明朝科举流程及时间

明代最低一级考试为“童试”。应考者为各州县的“童生”,考取之后就可以“进学”为“生员”,即准其入府学或县学读书。只有考取了“生员”,才取得了正式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生员”又称“庠生”,俗称“秀才”或“相公”。生员最重要的考试为学政(主持一省儒业和举业的官员)所举行的岁、科两试。岁试是学政按临地方所举行的考试,科试为选拔生员应乡试所举行的考试。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明洪武十七年规定,每三年在南京北京和各省省城举行乡试。应试对象为国子学生员和府州县学生员中之学成者,儒士之未仕者,官之未入流者。乡试因为都是在秋天举行,称为“秋闱(闱即试院、考场)。乡试考中之后,称为“举人”,社会上又称之为“孝廉”。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元即第一的意思)。

明朝初一历史,初一历史明朝的灭亡-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再考的考试是“会试”,应试对象是举人,在乡试后一年举行。因考试在春季,又称“春闱”。这是一场全国性的考试,明代洪武初年在南京举行,后来改在北京。会试中式者称为“贡士”。贡士须参加“殿试”。

最高一级考试是“殿试”,也叫“廷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考策问,考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后一甲三人为“赐进士及第”,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明朝初一历史,初一历史明朝的灭亡-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秀才、举人和进士

古代,各级参加考试的人员,资格审查十分严格,它属于阶梯形式一步步上来的,不是秀才不能参加举人考试,不是举人也不能参加进士考试。至于殿试,只有前几十名的贡生,才有资格参加。

科举考试起源于隋,完善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改为八股文),废除于清(清光绪年间废除).

明朝初一历史,初一历史明朝的灭亡-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参加科举顺序如下: 1童子试.只有通过了童子试,才有资格参加正试.童子试又按照县试,府试,院试的步骤进行.童子试每年都有(好像是). 2.正试.正试按照乡试,会试,殿试的顺序.正试每三年一次(好像是).

另附上关于科举考试的分类(清朝时期的): 科举考试: 1.童子试: ① 县试(需要5人保举,其中4百姓,1秀才)(由县令出题主考) ② 府试(需要6人保举,其中4百姓,2秀才)(由知府出题主考) ③ 院试(由中央派来的学政出题主考) (全部通过获得“生员”称号,俗称“秀才”) 2.正试: ① 乡试(乡试第一获得“解元”称号,其余获得“举人”称号) ② 会试(会试第一获得“会元”称号,其余获得“贡士”称号(俗称“贡生”)) ③ 殿试(殿试第一获得“状元”称号,第二获得“榜眼”称号,第三获得“探花”称号。

此三名合称“一甲”)(第四到第十合称“二甲”) (只有获得“秀才”称号后才有资格参加正试) 3.戏子、罪犯、丁忧(父母死亡三年之内的人)不得参加考试 父为主考官的也不得参加考试 4.同时拿到“解元”、“会元”、“状元”叫“连中三元”,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不超过5个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586-1644是明朝哪个时期?

包括万历泰昌天启崇祯

1585年 万历十四年。

1644年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西安称帝,建国大顺年号永昌,二月,大顺军攻陷宁武关。大同沦陷,三月十五日,居庸关陷,三月十九日晨,思宗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大明本质上宣告灭亡,四月二十一日,山海关大战爆发,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降清,联合清军击败李自成,李自成退北京,清军入关,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称帝,退陕西,五月初二日,清军入驻北京,五月初三日,清廷颁布剃发令,五月十五日,弘光政权建立,七月初八,清廷定都北京,十月底,清摄政王多尔衮发布文告,进攻西北之李自成;南下进攻南明,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大西,年号大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初一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初一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乡试 考试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