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深度解析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深度解析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庚戌之变是怎样的,是否是明朝的第二大耻辱?
先谢谢邀请!
庚戌之变确实算是明朝第二大耻辱,明朝的第一大耻辱肯定是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蒙古人俘虏。
庚戌之变发生在嘉靖二十九年即公元1550年,蒙古鞑靼的俺答汗想让明朝扩大和增加边境贸易,明朝和蒙古自土木堡之变后结下了很深的仇恨,因此嘉靖帝自然拒绝俺答汗的要求还斩杀了使者,所以俺答汗大怒率军侵犯大同,企图用武力达到目的。
大同总兵张达和副总兵林椿奋死抵御俺答汗战死沙场,而宣府和大同两镇总兵仇鸾怕死畏战,重金贿赂俺答汗,请求俺答汗再勿侵犯大同和宣府两镇,请他移兵东去,于是俺答汗拿了钱就真办事了,鞑靼军队从古北口攻入京郊附近。
看到这里就要明白连明朝军方***像仇鸾之辈畏战怕死,所以鞑靼军队还会对明朝手软吗?
而这位仇鸾因为早早得知俺答汗入侵北京的消息,所以他能在第一时间率军进京救援北京城,被昏庸的嘉靖帝认为忠肝义胆,拜为大将军,总督天下各路勤王援军,全面负责抵御俺答汗。
在看这里嘉靖帝拜仇鸾为大将军,而这个仇鸾可是贪生怕死之辈,用这种人去抵抗鞑靼军队,就可以想象当时明朝内部官员都有多么畏战怕死了。
兵部尚书丁汝夔问计于内阁首辅也是明朝历史上的大奸臣严嵩,而严嵩更是畏敌如虎,他指使兵部尚书丁汝夔对鞑靼军队避而不战,任由鞑靼军队肆意在北京郊外烧杀抢掠。
严嵩说:塞上打仗,败了可以掩饰,京郊打仗,败了不可掩饰,俺答不过是掠食贼,饱了自然便去。
丁汝夔因此会意,他下令京郊各关隘不可轻举妄动,并指示仇鸾也要坚壁不战,不发一失。仇鸾本来就是畏战之人,他本不想与俺答汗交战,更何况还有了兵部尚书丁汝夔的指示,仇鸾则更加名正言顺的怯战。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鞑靼军俺答率军入古北口,兵临城下。首辅严嵩,不准诸将出战,一个星期在大明的眼皮底下杀烧抢掠,无人可挡丢尽了一个大国的脸,耻辱那!绝对的耻辱
私以为明崇祯帝吊死在煤山才算大明朝的第一大耻辱!
当然除去明末亡国之辱,“土木堡之变”绝对称得上是明朝的第一大耻辱,那么“庚戌之变”当之无愧是第二大耻辱。
“庚戌之变”发生在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六月,距离“土木堡之变”(1449年)已经过去101年。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是吉思汗十七世嫡孙,黄金家族后裔达延汗的孙子,为了对抗瓦剌部落,一直希望明朝开放边境贸易,结果被明朝拒绝,派出的使节也被明朝所杀。俺答汗恼羞成怒,率军进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和副总兵林椿皆战死。后又进犯怀柔、通州等地,一时间京师***。
当时北京城内禁军仅四五万,还有不少老弱兵丁,嘉靖帝急令守城,并飞檄传令诸镇出兵勤王。大同﹑保定﹑延绥﹑河间﹑宣府﹑山西﹑辽阳七镇先后五万余人驰援京城,但是都不敢与俺答汗一战。朝野上严嵩、大将军仇鸾也令将士坚壁勿战,听凭俺答兵在城外掳掠,以至俺答兵一度攻至东直门、德胜门。后来俺答汗放回了俘虏的宦官杨增,手持书信回复明廷,称“予我币,通我贡,即解围,不者岁一虔尔郭!要求放开边境贸易。
嘉靖帝问计于群臣,大学士严嵩主张“抢够就走,不足为患”,礼部上书徐阶反对听之任之,主张派人先让俺答汗退兵,再商议边贸事宜。嘉庆帝***取了徐阶建议,派出杨增等人前往和谈,“庚戌之变”以明朝答应放开边境贸易、俺答汗退兵告终。嘉靖帝深引以为奇耻大辱,对阁臣说:“外域之臣,敢于我前带信坐观城池,可欤?不一征诛,何以示惩!”严令加强边防。
事实上明朝在第二年(1551年)仅开放了大同马市,俺答汗在此后二十年经常南下抢掠,最终在隆庆四年(1570年),双方最终达成和议,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部落归属中央朝廷,长城一带才开始安宁。
“庚戌之变”促进了蒙、明贸易的正常化,另外影响更加深远、持久的走西口人口大迁徙也从此拉开了序幕。但是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明朝事实上的政治***、军事衰弱,最终走向末路。
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取而代之的为什么是满族而非汉族?
明朝的灭亡有内外两个原因。
一、朝廷内因。诸多的内部原因导致明朝民心涣散,众叛亲离,最终灭亡。
1、皇帝昏庸无能。明朝后期,皇帝多是***无能之徒,有好道教的,有沉溺女色的,甚至有喜欢当木匠的。皇帝是封建国家的主心骨,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昏聩,势必会在朝野掀起一股***之风,导致朝纲败坏,国本不固。
2、官场***。明中后期,贪官横行,暴吏无数,他们媚上欺下,贪得无厌,残暴至极,搞得民不聊生,最后导致民变,这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3、宦官专权。明中后期,皇室嫡亲香火不盛,接位的多是小皇帝,这样,导致内宫宦官有机可趁,把握了朝廷大权,甚至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这些宦官多是残暴、***之辈,他们为了一己之私,杀忠臣,刮民膏,还勾结敌国,是明朝灭亡的另一重要原因。
二、明灭亡的外因
1、天灾人祸。崇祯时期,北旱南涝,天灾严重,农田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十室九空,而朝廷不闻不问,甚至变本加厉的盘剥,这是导致起义的导火线。
3、满清强大,牵制了明的军事力量,才导致镇压起义兵力不足。最终亡于起义。
第二个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游牧民族的原因也有多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深度解析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深度解析明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