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反叛历史,唐朝名将反叛历史***

kodinid 4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名将反叛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名将反叛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有几个人造反?
  2. 唐朝历史事件?
  3. 唐朝柴家为什么谋反?
  4. 从元明土司制度谈起,聊聊明代播州杨氏为何屡屡反叛?

唐朝有几个人造反?

那就多了,唐朝前期的皇帝都造过反 李渊造隋炀帝的反、建立唐朝 李世民造李渊的反,干掉太子 李承乾造李世民反,结果没成功,李治继位,李治死后唐中宗李显继位 武则天儿子的反,废了中宗,李旦继位, 武则天又废了李旦,自己继位,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晚期被造反,李旦又继位,恢复李唐王朝

唐朝历史事件

公元626年七月,李世民率尉迟恭等人,带了一支人马埋伏在玄武门(长安太极宫的北面正门),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逼着唐高祖李渊退了位。史称"玄武门之变”。

唐朝名将反叛历史,唐朝名将反叛历史事件-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629年(贞观三年),玄奘西行。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公元652年,孙思邈《千金要方》问世。

唐朝名将反叛历史,唐朝名将反叛历史事件-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的部分历史大事如下所列举: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被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公元627年玄奘天竺取经

唐朝名将反叛历史,唐朝名将反叛历史事件-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629年,李靖灭东突厥

公元636或638年,武则天入宫,封为才人。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太宗一征高丽

公元644年,唐灭焉耆。

公元645年,太宗二征高丽。公元648年,唐灭龟兹。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高宗继位,次年将武则天从感业寺召回宫中。

公元651年,阿史那贺鲁一统西突厥。

安史之乱中国唐代玄宗末年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朝柴家为什么谋反?

唐朝柴家谋反,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主要是柴绍与平阳公主之子柴令武牵涉到高阳公主谋反案中。

李世民死后,唐高宗李治继位。高阳公主见李治比较软弱,于是和房遗爱商议,一旦天下有变,就起兵造反,拥立荆王李元景为皇帝。但是很快消息就泄露了,被长孙无忌得知。长孙无忌于是让房遗爱和高阳公主下狱并判处***。

参与他们***的人,包括荆王李元景(唐太宗的六弟),驸马都尉柴令武(唐太宗的外甥、霍国公 柴绍的次子),巴陵公主(唐太宗的七女,柴令武之妻),武安郡公薛万彻(右武卫将军、驸马都尉)等人,皆被处死。

从元明土司制度谈起,聊聊明代播州杨氏为何屡屡反叛?

唐朝末年太原杨氏带来两千家丁躲避战乱镇守边疆去了播州,他们在哪里传播中原文明,改变那里的刀耕火种落后状态,播州逐渐成了富饶之地,杨家顺理成章成为那里土司。由于地处偏远,中原王朝无论如何改朝换代,经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没有改变播州杨氏的土司地位。最后到了明朝时期败亡在杨应龙手里。愚蠢的杨应龙竟然敢杀皇帝御赐夫人,朝廷将其撤职让其儿子继任,他竟然修堡垒拥兵自重跟朝廷对抗,最后身死族灭。临死前杨应龙十分后悔,几百年,经历四朝的家业一朝尽失。现在看来,如果杨应龙不那么愚蠢,他们杨家的土司地位可以传到清朝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土司制度是我国元明清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管理制度,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官,以夷制夷,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物,土司之位可世袭,但要经过朝廷的任命!

土司制度的历史十分悠久,最迟在唐末宋初就已经开始形成,如问题中所说的播州杨氏土司,就是形成于唐朝末年!

历史上,播州杨氏土司其实只有过一次反叛,也就是杨应龙反叛。

从唐朝末年到宋朝元朝时期,播州杨氏对朝廷都是十分的拥护,宋朝时就曾多次协助宋军在四川蒙古军队作战,还曾派遣播州工匠冉氏兄弟修筑钓鱼城!

为了能够阻挡蒙古大军南下脚步,播州杨氏还与宋朝朝廷联合修建著名的海龙屯!可惜的是蒙古人在钓鱼城吃了亏后,对这种山头城堡有了阴影,因此在从西南迂回包抄江南宋军的时候,都是选择绕开海龙屯而行。

因此,本是为了阻挡蒙古大军而修筑,海龙屯在宋末却没能发挥其作用,后来[_a***_]灭亡,播州杨氏土司投降元朝!

到了明代,播州杨氏土司已经在当地经营了二十几代人,可以说是在当地根基深厚,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天高皇帝远,在播州,就是他杨应龙说的算!

中央与地方,本就是中国历史上一直困扰统治者的一个问题,如西汉时期的七王之乱,明初的靖难之役,都是因为地方势力过于强大,因此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

播州土司同样,到了杨应龙时期,播州土司兵强马壮,实力十分雄厚,杨应龙又曾多次率军前往四川西北地区平叛,战功卓著,因而自恃功高,不可一世。

朝廷与地方的权力,此消彼长,杨应龙太过于嚣张,朝廷也会对其产生警惕和忌惮,因此,就算杨应龙不反叛,朝廷也会选择削藩!到时候,如果杨应龙不接受削藩,那么也只能是对抗。

实力的增长,也伴随着欲望的增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名将反叛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名将反叛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播州 杨氏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