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和人口统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和人口统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唐代有多少人口?
8050万 (天宝十四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因隋炀帝杨广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李唐统一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
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全国有户380万。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约3714万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户数9619254,口数52880488,为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安史之乱后,因藩镇割据及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户口数不符合实际情况,据学者分析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至少有4600万到4700万左右,晚唐人口峰值达六千万左右。
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唐朝的人口峰值出现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至十四年间(754年-755年),因学者考虑到佃农、隐户、奴仆、士兵、僧道、外族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而对唐朝人口峰值有不同看法。唐朝史学家杜佑认为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一千三四百万户;现代学者赵文林、谢淑君认为天宝十三年(754年)唐朝人口顶峰6300万。
现代学者冻国栋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大约1430-1540万户约为7475-8050万人;现代学者王育民认为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8050万;葛剑雄认为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左右的人口峰值在8000-9000万之间;现代学者陈旭麓提出唐朝人口峰值是9254万人;日本学者日野开三郎更认为唐朝人口最高峰时2000万户,人口达1.4亿人。
唐朝初期有多少人口?
根据《旧唐书》记载,唐武德元年(618年)有一百八十万人口;唐武德七年(624年)有二百一十九人万口,唐贞观十三年(639年)三百零四万,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三百六十万人口,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有三百八十万人口,
据《通典》卷七《食货》载,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全国有9,069,154户,52,880,488人。
隋朝到唐朝死多少人?
公元581年,北周统治的最后一年,全国人口登记为900万左右;589年隋朝人口统计,登记人数4000万人;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全国登记人口为920万左右,同年唐朝建立,至726年唐朝人口统计才达到4100万。
也就是说同样从900万到4000万,隋朝用了8年,而唐朝用了108年。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由于三国至隋朝之前,中国处于长期分裂中,人口统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均大受影响。经过东汉末年人口锐减后,三国虽然依旧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但是人口增长不低于两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和人口统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和人口统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