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迁都历史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迁都历史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大迁移具体时间?
明朝大移民是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经历元末战乱之后,很多地方都成了无人地区,为了恢复农业发展生产,恢复人口平衡,洪武年间,朱元璋***取移民政策,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各地移民,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是空前的。
朱棣在当上皇帝的第一年内,开始筹划迁都的事情,其中包括建立宫殿、改善行政系统、吸引富商等等,期间一共花费了20年的时间,朱棣才将都城迁到北京,要知道,当时南京也是一个富庶之地,并且还是一个各种设施完善的都城,在硬件条件上,南京完全“碾压”北京,但是,朱棣还是没有继续选择南京,而是选择了北京。
明朝定都在哪里?
明朝开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
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明朝灭亡。
应天府(现今的南京),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留都。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至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的25年间,应天府为明朝的京师。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北迁,以顺天府(现在的北京)为京师,以南京应天府为留都。
明朝古都?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于应天府,即今南京地区。
公元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即今北京地区。
应天府,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等地区。
顺天府是明朝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其辖区划分为四个厅。西路厅分管涿州、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路厅分管通州、蓟州、三河、武清、宝坻、宁河、香河,南路厅分管霸州、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东安,北路厅分管昌平州、顺义、怀柔、密云、平谷。
明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他先后进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命徐达、常遇春等将北伐,攻占大都(即北京),元顺帝北逃,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
1405年,朱棣将北平改名北京,称行在,设立国子监等衙门。1416年,朱棣公布迁都的想法,隔年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1420年完工,1421年迁都北京。
明朝国号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又称皇明,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又因皇室姓朱,称朱明。
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而南京大学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
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另有观点认为,明朝国号出自《周易·乾·彖》“大明终始”,与元朝国号同出一典,象征元、明之间正统嬗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迁都历史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迁都历史简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