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与纪检,明朝历史与纪检的关系

kodinid 4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与纪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与纪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海瑞上过大学吗?
  2. 为什么魏忠贤在明朝只手遮天却斗不过刚刚继位16岁的崇祯?
  3. 在历史上,为什么说明朝的东林党误国误民?

海瑞上过大学吗?

没有

海瑞在整个明朝还有一个“之最”,他是学历最低的正二品官,死后被追封太子太保(正一品)!明朝四品以上必须是进士,而海瑞只是个举人。明朝是非常重视“文凭”的,他能被破格一路高升,完全凭的是百姓的呼声。当时的朝廷还是很在乎民意的,低学历的海瑞一路高升,最后死在南京右都御史(明朝的纪委)任上。

明朝历史与纪检,明朝历史与纪检的关系-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魏忠贤在明朝只手遮天却斗不过刚刚继位16岁的崇祯

历史上比较著名宦官干政主要有三个时期东汉时期,中唐后期,明朝时期。而明朝的宦官干政有个特点,最冤,最惨,最出名。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明朝宦官做得坏事不少,比如王振是导致土木堡之变的主要原因,还有就是题主说的魏忠贤。因此明朝的宦官很出名,而最惨则是因为善终的没几个。最冤是其实还不少好的宦官,比如冯宝。

而为何魏忠贤一下子就被崇祯拉下马,其实这要从宦官干政的依靠上来说。

明朝历史与纪检,明朝历史与纪检的关系-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汉,中唐,明朝的宦官的权利其实是不同的,而且历史环境也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是权利来源,东汉和明朝的宦官的权利来自皇帝本人,东汉时期,皇帝为了从外戚手中夺回权利,不得不起用身边的宦官。而明朝时期,是皇帝为了监察百官才起用宦官。说简单点,就是东汉皇帝跟宦官一起创业,而明朝皇帝是用宦官来平衡百官。而中唐时期又不一样,是从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把守卫皇宫的禁卫军也就是神策军的军权交给了身边的宦官,自此以后宦官就有了兵权,甚至可以主掌皇帝的废立。可以说,唐朝的宦官权利比明朝大多了。

第二是皇权集中度,明朝从朱元璋废除丞相后,皇权高度集中,可以说皇帝一人说了算。而东汉是权贵士族政治,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各藩镇刺史也是拥兵自重。在这点上来说,明朝时期,皇帝的威望还是很大的。而东汉跟唐朝就差得多了。

明朝历史与纪检,明朝历史与纪检的关系-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第三点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即明朝宦官的权利主要是批红权和东厂西厂锦衣卫

批红即提皇帝批准奏折,这个只是批准,而不是拟定,明朝的政治模式是内阁拟了折子,然后由皇帝批准,最后六部执行。而皇帝任命司礼监批红,则司礼监的太监们可以最终拍板内阁的折子,但是问题来了,宦官们只能说同意和不同意,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资格去具体安排事情怎么做。

那么魏忠贤这些人是怎么做到九千岁,怎么迫害百官呢。这个权利就来自东厂西厂锦衣卫这些机构。这些机构的作用就是替皇帝监察百官,可以理解为现在社会的纪委,廉政公署之类的机构。那么看谁不爽,就找谁的毛病,除了少数像海瑞于谦这样的清官,连张居正都不干净,因此想治谁就太容易了。如果你不听话,我就抓你小辫子,找你的事,你就得乖乖听话了。

而以上两种权利的根本就是来自皇权,也就是说,明朝的宦官就是皇帝的代言人,有反对权和检察权,但是没有兵权,治理权,决策权。简单的来说,东汉和中唐时期的皇权和宦官是一种共生关系,而明朝的宦官是寄生于皇权之上。这也是最终崇祯上位后能这么容易清算魏忠贤的原因。

在历史上,为什么说明朝的东林党误国误民?

一个朝代灭亡,有内因也有外因,而明朝作为我国古代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朝代,其灭亡影响深远。明末时期,军事经济实力远远强于后金(即满清),就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打战就是打经济,明朝也绝不会亡,可是历史就是这么的喜剧。东林党的执政就是明朝灭亡的间接因素,为何说东林党是误国误民呢。

(东林训言)

一,东林党执政,控制舆论:

东林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江南大地主阶级的利益。“阉党”魏忠贤未被罢黜前,一直是轻农民税赋而重工商业者税收。而这“阉党”一亡,东林党大胜,便废除此种税收政策,减免工商业税收,加重农业税赋。本来士大夫及大地主阶级就拥有巨量的社会财富,又不用交税,这就直接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所以明末各地农民起义增多,朝廷为镇压农民起义又加重其他地方的农业税收以充国库作为军饷,导致社会更加***。税收的减少也极大的影响了边关对后金作战将士的军饷发放和士气,也为后金的入关做好了“铺垫”。

(东林开始之地)

二,东林党执掌军事:

东林党人为了个人及小团体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在社会动荡之时仍然搞党系之争。文不知兵确有极力限制武将权力,这样不仅仅是削弱了明朝军队的军事实力,更是给予了后金迅速崛起的时间。最终后金入关,崇祯吊死煤山。

故,一国之亡,不仅仅是君臣之过,在于决策的正确与否以及能否顺利执行,而东林党人作为执掌国家决策及执行人,显然没有做到,他们罔顾国家名族大义,反而大部分人后来投降后金,一个国家的精英阶层反而成了国家灭亡的元凶,实在是悲哀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与纪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与纪检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宦官 东林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