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时岭南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时岭南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华南地区的文化历史?
华南地区各省以汉族为主,主要由南迁的中原移民所形成。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为了巩固对岭南的统治,从中原迁来了50万人。自秦朝统一岭南2200多年来,本地历史上至少发生过6次较大的移民潮。汉武帝平定岭南,留下占领军驻守,历经西汉覆亡和王莽篡政等政治变革,先后又有5批移民来到岭南。晋代岭南移民被称之为“流人”,北方士族和黎民百姓纷纷逃到东南沿海。北宋灭亡和南宋末年,两度形成士族豪门、平民百姓和抗元将士南逃,两宋时期的移民潮从规模上远远超出了两晋。明朝末年,再次有中原移民迁徙岭南,逐渐形成广府、客家、闽南三大汉族民系。
华南地区包括“南越”,“西瓯”、“骆越”。自秦朝统一中国后,随着中原移民不断南迁,这些百越部落除了一部分和南迁的中原人融合外,大部分迁入山区或往外迁徙,衍化为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京族、仫佬族、水族等的少数民族,南越部落衍化为广东地区的壮族、瑶族、畲族。
另外有中国长江以南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口在1700万左右,不仅是中国南方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亦是全国少数民族之中人口最多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占全区总人口35%。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汉族居民主要使用汉语族的客家话、西南官话、湘南土话和平话、桂南白话等,汉族占全区总人口2/3;区内除壮族、汉族外,尚有仫佬、仡佬、毛南、苗、京等本土民族和一些因工作关系定居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外来少数民族连接等。岭南各族文化主要由南迁的北方中原文化形成。
佛山古代景点?
1.祖庙。佛山祖庙存有万福台 灵应牌坊 锦香池 钟鼓楼 三门 前殿 正殿 庆真楼等明清建筑 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
2.清晖园。 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清晖路23号 是始建于明代的岭南园林建筑 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 与佛山梁园 番禺余荫山房 东莞可园并称为岭南四大园林。
清初的岭南三家又是谁?你清楚吗?
清初的岭南三家有:清初广东诗人屈大均(番禺县人)、陈恭尹(顺德县人)、梁佩兰(南海县人)。这三位都是邻居,又都是享誉盛名的诗人!
后来好像还出来本诗集!叫《岭南三家诗选》,岭南三家由此而来!
“岭南三大家”又称“岭南三君”。为清朝初年广东三大齐名诗人的合称,他们是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 三位诗人都是由明入清的遗民,所以都拒绝和清朝***合作。他们的诗歌均歌颂明朝末年抗清斗士,揭露清军南下的种种暴行。他们的诗歌风格上为现实主义,描述明清之际改朝换代,战乱不断,普通百姓生活的疾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时岭南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时岭南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