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土木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土木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代土木之变的大太监王振是哪里人?他为什么唆使皇帝绕道土木堡?
王振,明朝河北蔚县人,做过教官,认为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路对他而言有些太难了。于是自阉入宫。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
王振是这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吗?世人给王振定了“三宗罪”:1、逼胁英宗御驾亲征;2、擅自绕道耽误行军时间;3、停滞不走为了私人财产。如果说这次亲征是王振逼胁英宗,那么他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元朝灭亡之后,蒙古向北分裂为兀良哈、鞑靼和瓦剌三部,其三部也是内讧不已、纷争不断。明正统十四年二月,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邀赏,由于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朱祁镇好大喜功,昏庸腐朽,宦官王振掌军政大权,不顾朝中大臣如兵部侍郎于谦等人反对,鼓励英宗御驾亲征。 不接受大臣们的正确建议,御驾亲征是英宗自己决策的结果,是当时的战争形势所迫使。
明朝体制,京军三大营只能由皇帝亲自率领,这是明朝军事制度的必然;英宗想亲率大军征讨瓦剌,御驾亲征却又不能无功而返,但其军事决策失败;不镇守宣府(今宣化)、犹豫不决、行动迟缓,又没有及时占领怀来城;路上又不断的寻找瓦剌诱使其与之决战;答应与瓦剌议和,轻易听信敌军,致使明朝大军溃不可击;而这次大军出征的统帅是英宗朱祁镇,这些说明,土木堡之变的主要责任人是明英宗朱祁镇。
综上所述,主观上来说,土木堡惨剧的发生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决策失误,而又被王振擅权、隔离大臣有直接关系,王振又在行军途中不断的为英宗打圆场,助长失误事件的发生。朱祁镇有御驾亲征的权力,但却没有御驾亲征的能力,后人将这次军事行动的失败都归结于太监王振的身上,是因为受中国传统帝制观念的影响,因为后人多数都会是专制体制皇权的捍卫者,他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都是偏爱于***正统。而对于王振来说,只能承载越来越多的千载恶名。
土木堡之变是有明一朝最屈辱的一段历史: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太师也先率部入侵大明,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证。且军政事务由王振专准,途中数次改变行军路线,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等一再要求退入居庸关,而王振一意孤行绕道经过他的家乡蔚州(今河北蔚县),终于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疲惫不堪,意志涣散的明军被瓦剌军一举掩杀,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王振于乱军中被杀。史称“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明朝损失20万大军,天子被俘,为何没有亡国呢?
正统年间乃明朝“全盛天下”之时,蒙古人早就被打的俯首称臣,从皇帝到士兵谁也没想到,御驾亲征的皇帝会败的如此之惨,惨到全军覆没,一干勋戚将臣全都战死,连皇帝本人都成了蒙古人的俘虏。
土木堡之败对北京的朝廷而言,不啻于晴天霹雳。皇帝被俘这种事,往前追溯,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徽钦二帝,紧接着便要王朝倾覆,天下腥膻。京师坐镇的大臣们顿感末日降临,他们已经顾不得正统皇帝在蒙古人那里会受到怎样的折辱,当务之急是怎么才能避免亡国之祸。
土木堡战败皇帝被俘的消息刚刚传回北京时,城中上下***自危,纷纷收拾财产准备逃往南京避难,许多大臣也被吓的不知所措,“迁都避难”的呼声一度甚嚣尘上。甚至还有人拿出天象变化来佐证迁都南京,躲避战祸的必要性。
朝廷上下争论不休,几乎乱成一锅粥。时任兵部左侍郎于谦站了出来,语出惊人。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有了宋朝的前车之鉴,谁都知道迁都这种软蛋行为绝不可取,就算心里怕的没底,嘴上也绝不敢提了。
中国从古至今,好像没有因外敌寇边而导致的亡国吧!再说,土木堡时候,大明朝没有内乱。纵使损失惨重,但是大臣都在,新皇也立刻登基了。能臣+新皇,大明很快就稳定了下来,所以不可能亡国。
当然不会亡国了!
土木堡之变,大明朝只是伤了元气,断不会因此亡国的!
明朝至英宗朱祁镇刚刚传
国4代,凭瓦剌之辈就想灭了大明,那是不可能滴。瓦剌是蒙古族部落之一,是太祖北伐剩下的余部,他们入侵大明也只是抢夺财物,远没有灭亡明朝的胆气与实力!英宗受大太监王振蛊惑,御驾亲征,在土木堡大败,英宗被俘,举国震惊,兵部尚书于谦受命于危难之中,力排众议,严厉打击投降派,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厉兵牧马,严阵以待,誓死保卫北京城!并下诏各地进京勤王!
瓦剌也先兵临北京城下,看到明军军容风纪整齐,士气旺盛,军旗招展,大明军队正严阵以待,他也傻了眼,原以为俘虏了皇帝,明朝会不战而败,未曾想明朝立了新君,秩序井然,北京城高坚固,瓦剌骑兵不擅长攻城,只得先驻扎观望。更没料到于谦会率兵出城主动进攻自己,一时间明军冲杀而出,城墙上大炮轰鸣,也先大败而逃!
至此,瓦剌挟持英宗退回北方草原,只是索要些财物罢了!大明朝依旧是大明!皇帝换成了代宗朱祁钰。后来,因为留着英宗也没有啥作用,又礼送了回来。明朝继续传国12帝,直到1644年崇祯17年为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土木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土木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