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吧明朝名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史吧明朝名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620年前后明朝名将?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湖广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人。
孙承宗(1563—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人(今属河北省保定市)
明朝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六月初九,张煌言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袁崇焕(别称:袁督师,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号自如,明朝末年蓟辽督师,抗清名将。
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遭凌迟处死,有《袁督师遗集》存世。
《明朝那些事》中的十大英雄人物是哪十个?
当年明月的排名是这样的: 综合排名只排了前两名,王守仁和于谦。
没有第三,原因是他觉得这个第三很难排。1、其他的排名: 第一内阁首辅:张居正。第一官僚:徐阶 第二:申时行。开国名将:徐达,李文忠、常遇春、冯胜、朱文正、邓愈。明朝综合名将排行中,戚继光可以排到前五。三大才子:杨慎、解缙、徐渭。这些全部是当年明月原书中的排名。2、 还有如下重笔描写的正面人物:刘基、李善长、蓝玉、张玉、姚广孝、杨士奇、杨荣、杨傅、胡潆、郑和、李贤、李东阳、杨一清、杨廷和、夏言、杨继盛、胡宗宪、徐阶、高拱、海瑞、李时珍、李如松、李成梁、叶向高、杨莲、孙承宗、袁崇焕、徐霞客。3、另外还有一些人物由于各种原因,写得不多,但也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李贽、徐光启、黄宗羲、顾宪成、宋应星等等。明朝那些事儿人物关系?
朱元璋:
17岁时父母饿死,在皇觉寺出家当和尚。后来加入郭子兴(濠州城)的起义军,娶了郭子兴的义女,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然后攻下滁州、和州开始壮大。
两大决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先打陈友谅,再打张士诚,最后打跑了元顺帝。
2、陈友谅:渔民出身,心黑手狠,胆大妄为,敢杀上司、杀兄弟。1360年,利用舰队水战朱元璋,但在龙湾之战被打败。后来鄱阳湖决战,陈友谅的铁索战船被朱元璋火攻打败。
3、张士诚:私盐贩子出身,经过高邮之战,建立大周,称诚王。占据了最富庶的江苏、浙江等地。本想在平江城(号称第一坚城)抵抗朱元璋,坚持八个月还是被攻陷。
明成祖朱棣,封燕王。赶走建文帝,当上皇帝,年号永乐。长子朱高炽封太子,庙号仁宗,年号洪熙。仁宗太子朱瞻基庙号宣宗,年号宣德。
明英宗朱祁镇是仁宗儿子。轻信太监之言,亲征瓦喇,途经土木堡,几十万明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
瓦喇大军 兵临京城,危难之际,英宗的弟弟珹王朱祁钰继位,借于谦之力保住了明朝的基业。
明朝末年最后的名将有哪些?
明朝未年最后的名将有杨嗣昌、刘挺、杜松、马林、熊延弼、李成梁、李定国、孙传庭、孙承宗、卢象升、满桂、曹文诏、袁崇焕、毛文龙、史可法、张名振、张煌言、黄得功、何腾蛟、阎应元、郑成功、秦良玉等,还有三位叛将洪承畴、祖大寿、吴三桂。
题主,我是老实人,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明朝末年涌现了一大批的名将,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只说六位在明末非常杰出的名将。
第六位是孙承宗,明朝在和后金的战斗中是不断地遭到失败的。再这样的情况下,孙承宗成为蓟辽督师,针对一系列的情况,他做出了构建一条防线,同时他更是统帅十一万的人马收复了400里的失地,更是培养出了一大批武将,可以说明朝之所以能够支撑那么久他的功劳是不可无视的,最后却是因为被魏忠贤忌惮,所以就辞官回乡了。孙承宗不光军事上的作为突出文学上也很强的,他不仅是诗人还是学者,更是明末时期的文坛领袖。
第五位是卢象升,他的存在曾经击败了张李这些人,在崇祯的时候更是成为了尚书。这个人是当时力主抗清的,同时在守卫京师的战斗中战绩更是连战连捷。镇压高迎祥叛军的也是他的领导。后来后面却被太监高起潜给诬陷了罢免了尚书的职位。后世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战死沙场,一代英豪就此落幕。
第四位就是毛文龙,因为他身处后方,在清朝军队攻打明朝边疆的时候他便会代表攻打满清的后方。可以说他的存在让后金军队很多忌惮,所以他的战功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个人非常骄傲不服从管教,也就被袁崇焕给杀了。
第三位就是袁崇焕,宁远大捷中直接炮轰击伤了努尔哈赤,七个月后努尔哈赤重伤而亡。以一万的兵力大败努尔哈赤十三万大军。这是历年来明君在和金人战斗中取得的唯一胜利。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袁崇焕终于构建起从山海关到宁远,[_a***_]的防线,完成了他主守关外的战略。取得宁远大捷一年后,袁崇焕先守而后战击退了后金统治者皇太极的大举进攻,史称宁锦大捷。后来却被多人陷害和后金有密约被凌迟处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吧明朝名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吧明朝名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