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泰晤士世界历史明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泰晤士世界历史明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云南的风云历史人物有哪些?
1 云南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
2 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杨守敬、杨文明、阿波罗、龙云、李逵、李文忠等等。
他们或是军事家、或是文学家、或是政治家,都在云南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卓越成就和影响力。
3 此外,云南还有许多地方文化名人,如丽江的木府、大理的白族文化、西双版纳的傣族文化等等,也是云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都是赫赫有名的云南历史人物:
皮逻阁,南诏第四位国王,在位二十年,统一六诏,击败吐蕃,迁王城于大理,遣使向唐帝国朝贡,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
郑和,昆明人,回族,本姓马,明世祖朱棣赐其姓郑。他是明宫廷太监,曾率领大明船队七次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著名航海家、外交家。
王炽,红河弥勒市人,清代官居一品的红顶商人,民间称其为“钱王”。英国《泰晤士报》曾统计过百年世界最富有之人,王炽排名第四,是当中唯一的中国人。
唐继尧,曲靖市会泽县人,近代滇军创始人和领导者,滇系军阀首领。与蔡锷共同发动反袁世凯护国战争,自任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护国战争结束后,任云南督军兼***。
清朝从1840年到1912年这期间有多少次机会可以翻盘成为强国?
开门见山的说,清朝从1840年到1912年这72年间,主要有三次至关重要的机会可以实现翻盘成为强国。分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和日俄战争后。
民国初年的国歌,其歌词的开头是这样的:“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从这首歌的歌词中,我们能知道,其实我国是近代最早开化,开始全面接触西方文明的国家,相比于日韩,可是得了先机的。
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战争,以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让清***见识到西方列强的强大,意识到自身的落后。***战争后,英国迫使清***签订不平等条约,清朝不仅割地赔款,还被迫打开国门与西方做生意。而同时期东亚的日本和朝鲜,却还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
事实上,作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列强,日本被迫打开国门的时间,整整比清朝晚了13年。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在佩里的率领下抵达日本,威逼日本德川幕府打开国门,于去年签定《日美和亲条约》。
试想想,如果清朝当局能够在第一次***战争后就意识到自身的落后,西方的强大,及时推进近代化,将洋务运动的开展时间推前二十多年。那么,往后的时代里也就没有日本的位置了……
1851年,以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在短时间之内就席卷清朝南方半壁江山,使得原本富裕的南方遭受惨重的打击,造成几千万人死亡。而太平天国政权更是占据天京(南京),一度与清***分庭抗礼。
果断地告诉你:毫无可能!不用再无谓地自我安慰了。大清国的体制,事实上进入1800年之后就没有翻盘的可能了,因为你看同一时代类似情况的大国,如奥斯曼土耳其、莫卧儿印度、波斯,都在这场时代大潮面前翻了船。
不翻船的,其实只有一些小国,譬如日本、泰国,在时代大潮面前能及时作出反应,应急调头,该妥协的就妥协,譬如日本面临美国入侵,它并不是顽固抵抗,而是果断低头,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而且,当时的日本幕府和倒幕两派,其实都不乏主张学习西方的人士,而在倒幕战争之后,倒幕派中的开放派,又坚决镇压了守旧派的势力,为随后的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
事实证明:当历史发生重大转变之际,最难调头的,就是所谓大国。
波斯的巴列维王朝,从第一代国王就开始改革,逐渐削减宗教界人士在议会中的代表比例:限定******仅有权审理涉及***私人身份方面的民事诉讼,禁止宗教学者(即欧莱玛)在国民***中任职,关闭大批宗教学校,用世俗的国民学校来代替传统的宗教教育,对***寺、宗教学校的宗教公产(即土地、资产)大部收归国有等。继任者更提出"六点社会改革方案"(称为"白色革命")。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改革(规定地主占有的限额,多余的土地由国家赎买,分给少地、无地的农民,寺院土地收归国有)、工人在企业中入股分红、给妇女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城乡实行现代教育替代传统宗教教育,发展工业、交通和文教事业等。
你看看好不好?是不是比大清国的百日新政强太多,而且还是掌握实权的国王,请注意,是两代国王不间断地改革,然而最后是什么结局?国王被驱逐,王朝被推翻!你可以想一想,一项让国民有钱赚、地位相对平等的改革,为什么会最终***都出来反对?
再看另一个大国奥斯曼土耳其,他的改革其实是最早的,早在18世纪下半叶便已经尝试第一轮,即塞利姆三世改革,他与英、法、德、奥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创办新式军事学校,组建新式军队,请法国人来做教官,按照欧洲的战术和演习方法训练新的步兵团。甚至还主张和平共处。
你看好不好?但结果是塞利姆三世被保守势力***。
随后,奥斯曼的素丹继续努力,在1876年正式立宪,为国民建立了自由及平等的概念(你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国王说大家都平等,国民会反对甚至***国王)。但保守派再次反扑,立宪陷于失败。直到1908年才实行第二次立宪,但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彻底葬送了奥斯曼帝国。
所以事实是很明白的,在1800年之前,大清国有时间有机会,但是不愿意改革。而到了1800年之后,大清国的时间和机会已经很小,因为顽固派不愿改革,革命派希望你赶紧完蛋,洋务派被顽固派扯着走不动,立宪派则同时被顽固、洋务、革命三派围攻,骂得喘不过气。
结果便是:同治帝的改革(洋务运动)失败、光绪帝的改革(百日维新)失败、光绪宣统年间的改革(***运动)也失败,理由很简单,就是改革的力量,永远打不过反对改革的力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泰晤士世界历史明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泰晤士世界历史明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