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考历史明朝的科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考历史明朝的科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传统工艺的?
明朝时,我国的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出现了几位科学巨匠和几部总结性的科学著作。能学到的东西:勤奋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既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又敢于创新的精神。
总结和普及,以及新技术的出现。
明朝初期承继了宋元的科技优势,其造船科技更是首屈一指的。明朝建造的船设计精良,装备齐全,最大的船能够长约147米,阔约60米,能够容纳1,000名船员,且最大的船能有9个桅杆。相比数十年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所乘坐的船只长约30米,四个桅杆比较,可以见到明初科技的先进程度。
同时明朝的科学技术出现了新的进步,中晚明科学著作众多。
明朝对外关系和科技成就?
明朝对外开放,郑和下西洋,让中国和南亚、西亚、非洲有了紧密联系,打通航线,扩大经济文化交流。
科技巨大成就,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天工开物”,宋应星的“农政全书”在医学、农学上影响巨大。
郑和下西洋
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同时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特产的需求,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它是我国外交史上的主动外交。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被称为倭寇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愈演愈烈,酿成倭患。明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道浙东抗倭,台州九战九捷,取得重大胜利,后开赴福建,广东等,与另一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东南沿海倭寇基本肃清。
历史上明朝文化科技发展如何?
介绍一下明朝的武器吧。
首先是火铳和鸟铳。
说到这两类武器,不能不提到赵士祯,赵士祯生活在万历年间,著有《神器谱》、《备边屯田车铳仪》等书,他改造发明了迅雷铳和掣电铳,另外还有火箭溜等武器。迅雷铳在1598年被发明,吸收了鸟铳和三眼铳的优势,铳身上装五个铳管,每发一枪后转动72度发射另一管,五管均射毕后铳身前端可发射火球焚烧敌兵。铳管上配有圆牌作护盾用,射击时支撑铳身的斧子也可在射完后用来防卫。到1602年,改进后的迅雷铳可发射18弹,可以说是当时威力非常大的一种武器。
掣电铳是一种单兵火绳枪,是赵士祯吸取了欧洲的鲁密铳及佛郎机的优点发明出的武器,铳长约 6尺,重5斤,***用后装子铳的形式,子铳6个。去掉了鲁密铳的药池,改而在子铳上插入药捻。
除了上面介绍的,明军还拥有多种火铳和鸟铳,包括三眼铳和四眼铳,连子铳,十连珠铳等等,而且装备数量并不少。《明会典》记载,嘉靖三十七年(1558)一年之中即造鸟嘴铳1万支。戚继光《练兵实纪》 (1571年刊行)记载,戚家军步营有2699人,装备鸟铳1080支,约占40%。
二,火炮和火箭。
文化的话《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全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只是最后可惜了
科技的话《天工开物》一书,该书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包含很多近代化学的概念
当然还有出名的像徐光启《农政全书》,顾炎武始著有《肇域志》、徐宏祖写成《徐霞客游记》,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陈实功《外科正宗》、张景岳的《类经》、吴游性的《瘟疫论》等等。直到现在也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考历史明朝的科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考历史明朝的科技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