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康熙修的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康熙修的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朝康熙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哪些史实?
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平南王镇守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守福建,称为三藩。公元1673年,清庭决定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尚可喜,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叛军势如破竹,后耿精忠,尚可喜归顺清廷,吴三桂陷入孤立,于衡阳病逝。三藩之乱历时八年,这次平叛的胜利,消灭了地方割据势力,避免了我国的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发展。
台湾的收复——三藩之乱平定之后,康熙帝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公元1683年,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漆湖,经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克塽乞降,清军入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于福建省。台湾的收复,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的发展。

平定准葛尔部首领叛乱———准葛尔部的叛乱始于康熙,继续于雍正,结束于乾隆,历时七十余年。分别是:平定准葛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葛尔的叛乱对新疆、青海、***、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我国的多民族统一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意义
圆明园的修建时间及历史背景?
圆明园的修建时间: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历史背景:圆明园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的一座明代私园的旧址上建成的,胤祯登位为雍正皇帝后,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期再度扩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乾隆朝时,正值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荣时期,乾隆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以空前规模扩建和修造圆明园,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改建并完善了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之外,还在东邻新建了长春等园。
明朝父子登科坊是什么?
父子登科坊是在滨州滨城区发现的 这块断损的石匾额长约1.2米,正面有龙、祥云浮雕和“明万历辛卯”字样,背面有凤凰、万字、祥云浮雕,并有“科第五十九名崔天胤”字样。在青砖老屋的背后,新挖排水沟内深1.1米处,还有几块长短不一的石制碑匾露出边缘,最长的一块长石约2米多。 据《滨州志》记载:崔廷试为万历十九年辛卯科经元(举人,乡试二至五名),授陕西洵阳知县;其子崔天胤为万历三十四年丙午科举人,授考城县知县。”从出土匾额来看,正反两面应为分别铭刻父子二人的科第事迹,并明确说明了崔天胤为第五十九名的史实。 另据史志所载,清康熙时可知的牌坊有72处,其中68处分布在老滨城四街,而南街独有23处,其中大部分在当时已倒塌。但该“父子登科坊”则持续到咸丰时期仍有记载屹立不倒,由此可知,此牌坊约是清末民国时期倒塌的。
《康熙字典》经历了怎样的编纂过程?
《康熙字典》
是由康熙下旨编写
总编,张玉书、陈廷敬
编辑,凌绍霄、周起谓、陈世儒、史夔等
以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为基础而编写的。总共分为十二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集分为上中下三卷,总共收录47035字。是收录汉字最全、最多的字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康熙修的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康熙修的明朝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