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的兴衰过程,明朝历史的兴衰过程简述

kodinid 4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的兴衰过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的兴衰过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那些事儿跟历史差别大吗?
  2. 明朝和清朝都享国276年,这是巧合还是天意?
  3. 大明王朝是如何从盛世辉煌走向日落西山的?

明朝那些事儿跟历史差别大吗?

《明朝那些事儿》和真正的历史还是有区别的。

因为正史是居于事实基础进行记录的,思维比较严谨,所记录的事情一定是有书可考,有据可查的。而《明朝那些事儿》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明朝兴衰的原因,风格幽默诙谐,虽说在大事件上也是根据史实描述的,但是很细微处与史实还是有出入的。

明朝历史的兴衰过程,明朝历史的兴衰过程简述-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和清朝都享国276年,这是巧合还是天意?

明朝和清朝都享国276年,这个历史事实应该还是一种个性化解读,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有原因的。

首先,这个享国时间的多少,应该取决于后人如何计算!

通常来说明朝是:1368-1644年,刚好276年。

明朝历史的兴衰过程,明朝历史的兴衰过程简述-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朝的享国时间:通常来说是1644-1912年共268年。

当然,部分满族人认为清朝是1636年皇太极建立的,他们认为清朝的享国时间是1636-1912年,这样就推算出清朝也是276年的享国时间。

可见,这个享国时间的算法就存在两种,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享国时间!

明朝历史的兴衰过程,明朝历史的兴衰过程简述-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是,总得来说,明朝和清朝的享国时间都没有超过300年,这个应该是一种共识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享国时间差不多!

主要还是这么三个方面的原因!

那要看明朝和清朝的起止年份怎么算了。

题主说明清两朝均享国276年,估计你的算法是这样:

明朝从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并扫灭元朝,一统天下算起,共276年;清朝则是从1636年皇太改国号为清算起,亦是276年。

但一个朝代开国和结束的时间,往往是有争议的。比如明朝的结束时间如果按照南明灭亡的时间1662年算的话,那就是294年;再比如清朝如果从1644年入关定鼎中原算起,那就应该是268年。

不过一般说来,一个朝代的起止年份,应该从它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开始,到它失去对全国的控制告终。所以,明朝应该是从1368年至1644年,共276年;而清朝应该是从1644年至1911年,共268年。

至于巧合或是天意,则实在无从谈起。但我们可以发现,秦以后的王朝几乎没有超过300年的,这倒是个巧合,但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往往是因为一个王朝建国初期人口少而土地多,***承载量足以支撑人口的需求,加之统治阶级励精图治,节俭治国,轻徭薄赋,这使得百姓的劳动积极性大为提高。一般来说,王朝建立100年左右便进入盛世,盛世滋生,进而超越***的承载量,加之统治阶级开始***奢侈,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大量自耕农沦为无地少地者,国家的税收也大打折扣,贫穷也就逐渐袭来,随即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在王朝中后期,国家为应对对外战争大肆增加赋税,人民不堪忍受贫穷,开始发动起义,而为镇压起义,朝廷又要更多的增收赋税以满足军费的开支,甚至授权地方实力派去镇压起义。由是中央衰微,地方分权增强,王朝逐渐失去民心和权威,进而走向灭亡。

史学界目前公认的是:明朝1368-1644年,共计276年;清朝1644年-1911年,共计267年。这种纪年方法虽然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也有不同意见。

比如,明朝1368年建国的时候,许多地方都没有打下来,元朝虽然主动放弃北京,但是元顺帝一直还活着,活到1370年,人家有整建制的朝廷,有皇帝,有广袤的领土,1368年怎么就被灭亡了呢?所以也是有争议。

明朝直到1662年永历皇帝朱由榔被处死,才算是真正灭亡,但是正史学界,都把崇祯皇帝1644年上吊当做明朝灭亡额标志。

清朝是在后金基础上建立的,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自称可汗,不是皇帝,所以没有史学家硬要说清朝是1616年建立的。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太极建立大清,称帝建号,所以,就有一些史学家认为,清朝是1636年建立的,到1912年2月清朝皇帝宣布退位,正好276年,这样说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毕竟1636年明朝的统治还比较完整,当时相对于明朝而言,那时候清朝才是地方偏安的政权

清朝1912年灭亡也有争议,因为这年元旦中华民国已经宣告成立,而清朝是1912年2月12日才宣布退位的。如果从字眼上分析,清朝这个朝代的确存在276年,但在正史学界,清朝前面1636-1643这八年是被当做地方***的,1912年被当做被中华民国推翻了的***,头尾加起来去了9年,所以剩下267年。

明朝享国276年是没有异议的,从朱元璋1368年在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建立大明起,到1644年崇祯帝自尽,正好是276年。

明朝共历十六帝,正好符合朱元璋“重八”之名。应该说明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前四代皇帝都是盛世,实属罕见,分别是“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更不要说还有后面的“弘治中兴”、“隆庆之治”。总体而言,明朝的皇帝都不算笨,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爱好。

清朝始建于1636年,之前是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的“后金”,到了1636年的时候,皇太极将“后金”改为“大清”,而清朝直到7年后的1644年才定鼎中原,因此我们计算其国祚时往往从1644年开始,这样,清朝的历史是269年。清朝享国276年的算法是从1636年开始算的,当时的“清”只是东北的一个地方***,因此一般算法是其入关后开始计算。

清朝共历十二帝,其中康熙乾隆两代帝王的统治时间都超过六十年,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统治时间最长的两位,而清朝与明朝相比,其繁盛时期超过130年,几乎占了整个清朝统治的一半时期,远超过明朝的80年。

所以我们现在看来,所谓明清享国时间一样,都是276年的说法本身就存在的争议。

明王朝是如何从盛世辉煌走向日落西山的?

明朝刚建立时确实是当时世界上一等一的强国,当年蒙古人是何等强悍,虽说元末***,但是蒙古骑兵也是让人谈之色变,后来起于草莽的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硬是将蒙古人赶回了老家。


自此以后,大明王朝犹如旭日东升一步步走向帝国的巅峰,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虽然野史记载有寻找建文帝的目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主要目的还是开展贸易,据史料记载,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使明朝的国威远播四方。

此时堪称大明王朝的盛世,随着时代发展,明朝朝廷发现这种朝贡贸易对***财政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负担,慢慢就停止了。自此,对外经济交流开始放缓乃至中断,内部矛盾开始凸显,主要是明朝的内阁制度同君主专制开始出现了矛盾,我们不得不说明朝内阁制度的设立是一项巨大的进步,由于不设丞相,避免了专权,内阁有[_a***_]和次辅,还有阁臣。另外内阁之下除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外,还有都察院等纠察机构,他们可以和内阁互相钳制,而皇帝并不完全相信内阁等外廷部门,还有内廷也就是宫内太监,重要的岗位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司礼监秉笔太监,他们一般接受皇帝的命令,执掌东厂和锦衣卫,工作只对皇帝负责。

因此可以说说,明朝的皇帝是最清闲的,即使他不管不问,国家机器也可以正常运转。后来,随着后续继任的皇帝昏庸无能、不问政事,放弃了对内廷和外朝官员的监督,内廷的宦官和外廷的朝臣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进而形成了大规模的党争,历史证明凡是有党争的朝代最终都是亡于窝里斗。明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明末忠贤的阉党和东林党天启和崇祯年间党争越演越烈,而大明王朝最终也在内忧外患中灭亡。

我是大飞哥,欢迎关注我!

明初洪武13年太祖废除丞相,后出现内阁制度,内阁制度出现以后党争也随之出现,同时明末宦官实力大增与文官集团争斗日益加重,小冰河时期自然灾害加重,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民变陡增加上后金金***进犯,明朝腹背受敌所以走向灭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的兴衰过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的兴衰过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清朝 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