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重庆有关唐朝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重庆有关唐朝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四川重庆分别是唐朝哪些地方?
唐朝:唐朝建立后,全国设置道作为监察区。将原来的益州地区设置了剑南道,治所在成都府;在原来的梁州地区设置了山南西道,治所在汉中,今天的川东和重庆隶属于山南西道。重庆这个时间称呼渝州,先归夔州都督府(今奉节),为山南西道辖地,后改属剑南道东川节度使管辖。
重庆-隋朝开皇元年时期,废除郡制,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由来。隋大业三年,又复废州,复改为巴郡。隋朝之后就是唐朝,唐朝时期,公元618年又以渝州为名。公元724年,改南平郡。公务车758年,又复改为渝州,次年,渝州属于剑南道东川节度使。
四川-剑南道, 下辖汉州、彭州、蜀州、眉州、绵州、剑州、梓州、阆州、果州、遂州、普州、陵州、资州、荣州、简州、嘉州、邛州、雅州、黎州、泸州、茂州、翼州、涂州、炎州、彻州、向州、冉州、穹州、笮州、戎州、嵩州、松州、文州、扶州、龙州、当州、悉州、恭州、保州、真州、霸州、柘州、成都府。唐玄宗开元23年 (公元735年),剑南道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
重庆各县在古代叫什么?
重庆各区县在古代的名字丰富多彩,与它们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以下是一些重庆区县在古代的名称及其由来:
1. 武隆县:在唐朝时称为武龙县,这个名字来源于境内的武龙山。
2. 奉节县:名字寓意为“临大节而不可夺”,表达了对坚守节操的崇高赞美。
3. 开县:位于开江之畔,因此得名。另外,它也曾被称为开州。
4. 梁平县:原名为梁山县,因为境内有高粱山而得名。后来改为梁平县,可能是因为县内有大平坝。
5. 巫山县:以巫咸之山为名,这里的巫山并非指巫术或神话中的巫山,而是实际的地理名称。
6. 巫溪县:原名为大宁县,但因为与山西的大宁县重名,所以在民国三年改为巫溪县,寓意为巫山之下的溪水。
7. 云阳县:名字来源于云安之南,云安是一个古代的地名,而“阳”在中文中常用来表示地理位置的南部。
8. 荣昌县:这个名字寓意着古荣州和昌州的繁荣昌盛。
重庆市的发展史?
早在远古的旧时器时期,重庆巫山县就已经有巫山人。历史进入夏商时期,如今的重庆在当时为百濮地,商周时期巫山地区就有巴国。
战国七雄相峙并立,在这段时间里,巴国从汉水流域迁居到长江上游,先后在涪陵区、渝中区、合川区建都。后来秦国灭了巴国,筑巴郡城,此城址就在如今的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此次筑城也是在史料中重庆建城之始。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秦汉时设置巴郡。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曾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
隋朝开皇元年时期,废除郡制,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由来。隋大业三年,又复废州,复改为巴郡。唐朝时期,618年又以渝州为名。724年改为南平郡,758年复改为渝州,次年渝州属于剑南道东川节度使。
宋朝时期,重庆属于过西川路与峡西路管辖。北宋至道三年,定天下为十五路,西川路和峡西路就在其中。宋徽宗时期,改渝州为恭州。宋光宗因先封恭王,后登基为帝,觉得是双重喜庆,于是改恭州为重庆府,重庆自此得名。
1238年重庆知府彭大雅为了防御蒙古,扩修重庆城,得以奠定到明清时期重庆古城基本格局。
元朝时期,四川行省重庆路霞巴、江津、南川三县。1360年义军首领明玉珍自称陇蜀王,后在重庆建都称帝,国号大夏,所辖之地有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后来朱元璋攻灭大夏国,又改为重庆府,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
明末清初时期,重庆先后被张献忠与南明、清朝政权占领。由于战乱的原因,重庆成为空城。清朝初年,有湖广填四川的运动,使得重庆有悠久移民历史和丰富的移民文化,也奠定了后来重庆社会的基础。重庆还有很多称呼,比如江城、雾都、桥都、山城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庆有关唐朝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庆有关唐朝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