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朝鲜怎样看待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朝鲜怎样看待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世界格局?
大明时期,朝鲜当时还是王氏高丽统治的时候。当时的朝鲜,国家腐朽,没有一丝生机。在1392年时,李成桂打败王氏高丽而建立了自己的李氏国度。
日本,当时的日本还处于室町幕府时期。不过当时的日本社会动荡不安,很快日本便进入了战国时代。
印度,当时的国名叫德里苏丹国。明朝建立的初期印度还处于图格鲁克王朝。不过这些王朝并没有完全统一印度,只是属于小部分的统治,国家内部还不够和谐。
西亚,当时的西亚是东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晚期。当时的格局也是非常的不稳定,战争不断。
欧洲,人民毫无目标的生活,后来因为文艺复兴的起源而唤醒了大批国民,之后的欧洲通过不断改善,从而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
由此可见,当时的明王朝还是相当不错的,在世界的地位也是相当具有影响力的。
历史中的朝鲜面对大明王朝和大清王朝,是如何选择文化认同的?
朝鲜认同的是儒家文化,包括现在的韩国,依旧以东方礼仪之邦自称。明朝儒家文化发达,和朝鲜交流也比较多,甚至科考的时候出现朝鲜考生。但,他们从来没有认同满清!成为清的附属国,是因为真心打不过,大明爸爸也不给力,却从来没有认同过清。他们的官员穿着明朝的官服,朝鲜王同样穿着明朝的亲王服饰,即使到北京朝贡,也穿着明朝服饰。要说忠心,当时的朝鲜人做的真不错,崇祯的年号用了两百多年,直到他们被日本侵略!可比当时的中国儒家士人有骨气多了!
大明对于朝鲜就如家中的大哥,是从心底的亲近,大清之于朝鲜就如家有恶邻,虽惧却又不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个人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民族认同感;一直以来朝鲜都以中原王朝的番属国形象而立,虽也不时发生战争,但总的来说朝鲜对中原王朝都是仰视的,这从他们对中原王朝的称呼"上朝、天朝、上国、宗主国"中可见一斑,但需要注意的是朝鲜只认可汉人政权,对蒙元、满清***他们是排斥的,特别是对满清,朝鲜上下是鄙视的,总有种面对野蛮人的即视感,他们在底下叫清帝“胡皇”,称清朝的使者为“虏使”。
二、文化的归属感;朝鲜以儒家思想立国,而儒家思想的源头就是中国,每个朝代朝鲜使臣进供回去时都会带走很多的书籍,历史上有很多朝鲜的读书人都会到中原求学,甚至留在中原为官,这种一脉相承的文化极大的加强了朝鲜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
三、明、清两朝对朝鲜的恩和怨;朝鲜跟明朝是以和平的方式建立宗藩关系的。朱元璋称帝后朝鲜使者前来进供,朱元璋即赐了朝鲜这个名字。到了明朝中后期,日本入侵朝鲜,大军直入平壤,朝鲜军队溃败,如果不是明朝出兵,朝鲜就会被日本占领。在朝鲜看来明朝于朝鲜有救国之恩。反观满清,在前期满族人两次入寇朝鲜,在朝鲜大肆掠夺,走之前还把别人洗劫一空,把别人的百姓掠夺过去充军和奴役,差点灭了朝鲜,朝鲜称之为丁卯胡乱和丙辰胡乱。朝鲜因为清军的入侵恨透了清朝,到了满清后期日本再次入侵朝鲜时清军前去救援,却大败而回,朝鲜因此灭国。
最后借《行在杂录》中的一段话:‘然而不谓上国者,何也?非中华也。”来结束吧。
朝鲜往往以“小中华”自居,一直以来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更倾向于明朝对自己的宗主国地位。
朝鲜与中国一衣带水。自唐朝之时,朝鲜半岛上三国之一的新罗便向唐朝称臣,并多次派遣唐使赴中国学习。
辽宋夏金元时期,朝鲜当时主要为高丽王朝,一直与中国延续宗藩关系。明朝建立后,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赐“朝鲜”国号,至此才有了“朝鲜”这一称谓,并与中国一直保持宗藩关系。
(朱元璋像)
直至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日本开始逐渐向朝鲜渗透,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后,朝鲜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
以上所述的便是朝鲜与中国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朝鲜自明太祖时期至1910年这长达近600年的时间里,一直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明朝也曾多次出兵,协助朝鲜打败日本的侵略。可以说中朝之间关系十分紧密。
明初,为朝鲜的高丽王朝时期,已然与明朝建立关系,此后,随着李成桂势力的崛起,发动兵变,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封李成桂为国王,并赐国号朝鲜。朝鲜向明朝称臣纳贡。朝鲜在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后,一直奉明朝为宗主,在明朝与朝鲜之间的实行密切往来,包括朝贡、向明朝派遣留学生、明朝开科取士之时,也曾录取朝鲜人士。
(朝鲜使臣朝贡图)
怎么看待清朝了,朝鲜还是用崇祯年号?
明亡之后,朝鲜认同明朝、拒斥清朝的理论。朝鲜与明朝的关系乃君臣父子,故不可不讲尊周。《小华外史》载:“我邦之于明室,君臣之义,父子之恩,盖二百有余年”。故义则君臣,恩则父子也。“臣不可不祀君,子不可不孝敬父母”,故朝鲜要谨事大,诚尊周。明虽亡,作为正统的化身仍然存在,故必须尊奉。
这的确是事实,在明代之后,朝鲜不止沿用崇祯年号,而且还用了很久。并且在正规的书籍中还把清朝皇帝称为“胡皇”,而自诩是明朝的传承人,有“小中华”之誉。这主要还是因为朝鲜当地的特殊政治文化背景所导致的。
在明末清初,女真征服了朝鲜王国,自此朝鲜成为了女真和后来的满清的附属国。可是朝鲜一直以儒立国,清朝占据之后也没有实行直接的吞并统治,仍然认可朝鲜的君王。只是掌握了册封权而已,只需要朝鲜臣服,对于朝鲜的相关内政并不感兴趣。所以在一些文人士大夫的心中仍然心向明朝,在一些文书中依旧使用崇祯的年号,直到二十世纪初。
此外,地处朝鲜半岛紧邻大清的龙兴之地,双方的往来主要还是依靠使者。在官方的正式场合下,自然会使用大清的年号,向大清称臣纳贡。可是,朝鲜本民族的自卑自大心理很强,能够抓住这个机会自诩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他们自然非常乐意。所以,他们一直沿用崇祯年号的行为也可以视为一场作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朝鲜怎样看待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朝鲜怎样看待明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