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对明朝历史的观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对明朝历史的观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显微镜下的大明观后感?
《显微镜下的大明》一书里,没有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没有烛照天下,明见万里的大人物风骨,只有小人物的地气。这种地气是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去看国家的政策与自己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多交一份税等于少吃了几顿饭,就这么简单。
历史,还是要从纷纷扰扰的细节中看去,才更显滋味。
当把全书看完之后,这里面的勾心斗角,人心百态,官场和民间的各种潜规则,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朝:一代代官员林立法度迭代而新,一页页沾满尘土的书页静默无声。
文中所写之事,都藏着平民百姓最深刻的苦难,更也显露着历史中最闪耀的光芒,这不是庙堂之高黄钟大吕的震耳发聩,而是江湖之远起于青萍之末的长风呼啸。
更多的,好像也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现在。大概是我想太多吧,以为历史就是用来喻今的。你看那大明朝的恢弘之下藏着多少不可言说的螽蟁蟊蠹,又有多少地与民、民与官、官与官、官与皇权、皇权与地循环往复的错综缠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各种上层建筑的不断变化之中,唯一不变的只是每个当事人所面临的."经济基础".
宣化古城观后感?
宣化古城是旧石器时代遗址,战国、秦汉时,天下分36郡,宣化属上谷郡。唐代始置武州和文德县(州县同治),明代为宣府镇,清朝改为直隶省宣化府。解放后,曾属察哈尔省,置宣化市,后改属河北省,直到1963年改市为区,属张家口市。
宣化虽地处燕山丛中,但地势平坦开阔,汇集洋河、柳川河、龙洋河三大水系,水力***丰富,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6℃。自然***比较丰富,已发现有开***价值的矿藏达数十余种,煤炭、铁矿石、黄金、膨润土、辉绿岩、富钾页岩、白云岩等储量丰富。
早在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宣化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废宣府卫所,改置宣化府辖一厅、三州、七县,宣化为府城所在地。
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宣化市曾改为察南专属宣化镇。1950年2月仍恢复市建制,并于1952年底改隶河北省。
1963年3月至今,复改宣化市为宣化区,属张家口市。
参观嘉峪关与悬臂长城心得体会?
参观嘉峪关和悬臂长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嘉峪关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是明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关隘之一。在嘉峪关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边塞防线的雄伟和庄严。
首先,嘉峪关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游览嘉峪关的城墙时,我感受到了它的厚重和坚固。城墙上的烽火台和箭楼展示了古代军事防御的智慧和巧妙设计。登上城墙,远眺周围的大草原和群山,让我感受到了辽阔的广袤和壮美的自然景色。
其次,嘉峪关的历史渊源使我对中国古代的边塞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展览馆里,我学到了关于嘉峪关历史的知识。从战国时期开始,嘉峪关就成为了重要的边塞关隘,扼守着丝绸之路的要冲。关内保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如关楼、碉堡、宝塔等,这些都见证了嘉峪关的辉煌历史。
最后,悬臂长城是嘉峪关附近的一个景点,比较少有游客去参观。悬臂长城是明代修建的,其特点是长城是从山崖上悬挂出来的,非常壮观。上下行走于长城之上,我感受到了登临长城的险峻和***,同时也能欣赏到山谷的美景。悬臂长城是嘉峪关之外更加原始和质朴的一段长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参观嘉峪关和悬臂长城让我对中国古代边塞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辉煌的建筑和壮丽的自然景色,更让我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对明朝历史的观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对明朝历史的观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