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唐朝番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上唐朝番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玄宗曾册封吐蕃的首领吗?
唐玄宗没有册封过吐蕃的首领,但册封了三个少数民族首领,分别是①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③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③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唐中前期,北方各民族以“***”称呼唐天子,这个称呼不仅仅是表现出对唐天子的敬畏,在更深的含义中,有视唐天子为北方各民族之共主、这些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是唐帝国的地方***的重要意义。而且,唐帝国也册封统治者为帝国的官吏,将这些国家纳入自己版图,成为不改他们传统习惯的羁縻府州,总数多达800多个。
唐帝国鼎盛时期,若将各个藩属、羁縻州包括在内,在疆域上,东至大海,西到中亚乌浒河流域,北方囊括蒙古高原直至西伯利亚平原,南方越过秦岭,在今天中南半岛诸国中具有极深的影响力。这个大帝国中,包括回鹘、渤海、南诏这样经过唐朝皇帝册封的属国,也有吐蕃、新罗这样的唐朝藩国,更有如波斯、昭武九姓国、阗国这样自愿纳地成为唐朝府州。
安史之乱后,唐朝便一蹶不振,为何国外仍将其视作强大帝国?
大唐帝国不仅以先进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对世界产生重大了影响,而且在军事上也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唐朝的疆域在极盛时期东起朝鲜半岛,南抵越南顺化一带,西达中亚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北包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下流一带。
在安史之乱之前,***的军事势力非常强大,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周边的国家几乎都被打败打服了,唐太宗李世民被四方诸国尊称为“***”。所以唐朝在前期积累的军事威慑力足以使各国敬畏服从。主要的战役如下:
1、629年唐太宗遣李靖、李勣二将分路征讨东突厥,东突厥汗国覆亡。
2、634年,唐朝开始派兵西征,大将军李靖击败吐谷浑,对唐称臣。
3、640年,唐朝攻克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设安西都护府。647年,平定焉耆。 648年,平定龟兹,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统管于阗、高昌、焉耆、龟兹四镇。
4、646年,唐军打败薛延陀,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
5、657年,苏定方、萧嗣业击败西突厥,西突厥汗国灭亡,其地并入唐朝。
6、朝鲜半岛战争。从贞观十九年(645年)至仪凤元年(676年)唐朝灭亡百济、高句丽、新罗。
首先虽然安史之乱重创了唐朝的根基,但是***的余威还在,然后潘镇割据虽然大大减弱了中央的权利,但也使其军事力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最后其实唐朝中后期的的皇帝能力都不错,明君有唐宪宗,武宗,宣宗,一般的有文宗,代宗,肃宗,即使是最后一任昭宗也并非昏庸之辈,所以***中后期虽然没用前期那样鼎盛,但也有几次回光返照的瞬间,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弱
唐朝在李隆基时代已经谈不上什么盛,更不要说什么安史之乱以后了。李隆基时代还一片繁盛景象只不过是过去的底子,基础还在,李隆基时代表面繁盛,内里已经是矛盾重重,得了癌症。安史之乱以后,各路节度使表面听命中央,实际上各自拥有兵权,已经是到了割据的边缘,盛唐个什么?国外说盛唐就盛了?
安史之乱毁坏了大半个中国的国祚,经济受挫,人口减少,生产力北大大削弱,大量中原人民为了逃避战乱迁居南方,同时也暴露书唐军的战斗力低下,军队受到监军约束不能自主抉择行动,监军盲目干涉大将指挥权,告御状,大将封常青、高仙芝被冤杀后唐军士气一撅不振,用了一个年老的哥舒翰不能有效控制部队,被手下将领挟持投敌,可见军队和人民对唐朝***失望到了极点,唐玄宗重用安禄山执掌北方军队大权,官爵一封再封,不顾大臣的劝谏,当得知安禄山真正造反了这才傻眼,丢弃西安逃往四川,毫无年青时才华横溢时的表现,虽然经过这么大的***,但唐朝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版图广阔,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减,后期丝绸之路继续畅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唐朝番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唐朝番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