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唐朝李建成如何,唐朝李建成怎么样

kodinid 4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李建成如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唐朝李建成如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李建成的第一个儿子?
  2. 唐朝太子李建成真的是无能之辈吗?

唐朝李建成的第一个儿子

李建成的第一个儿子是李象

李象(630-702),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嫡孙,恒山王李承乾长子。李象之子李适之为唐玄宗时期宰相,唐玄宗开元年间,李象因李适之功劳而得以追赠为越州都督、郇国公。

历史唐朝李建成如何,唐朝李建成怎么样-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建成,是唐朝的第一位太子,同时也是第一位“废太子”。其中关于他最著名的就是玄武事件当时李世民设下陷阱,李建成被其弟李世民亲手射死***,之后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心,诬陷李建成的几个儿子,使得他们因获罪被杀。李建成是有六个儿子的。而长子叫做李承宗,在早年就夭折了,后来又生下五儿子子,依次为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但是后来都被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后诛杀。

唐朝太子李建成真的是无能之辈吗?

成王败寇,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说的算。

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魂断玄武门,电视里,小说里,正史里,李建成都是一个无能没有真本事的人,为啥,因为他失败了,人为的抹黑了。

历史唐朝李建成如何,唐朝李建成怎么样-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真实的历史上,李建成在大唐建立统一过程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是个文武双全的人。

史书上详细的记载太宗作为秦王时四处领兵作战,以至于后来威望盖过太子。为啥李建成做太子后就没啥建树了?太子储君,未来的皇帝,打仗这么危险的事情,会让储君上?太子本来就不需要什么领兵作战的能力,只要有治国驾驭大臣的能力就是了。

李建成是唐朝的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哥,但在玄武门事变中被李世民射杀。据唐代史书上说,李建成是一个胸无大志、***无度之人,而且玄武门事变也是因为他想杀掉李世民,李世民才奋起反抗的。按照这种说法,李建成基本上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可事实确实如此么?

历史唐朝李建成如何,唐朝李建成怎么样-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毫无疑问李世民的皇位来路并不正,那么李世民难免会担心身后名声,所以完全不排除他恶意重伤李建成,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声誉。另外,史书中曾记载,这位太宗皇帝曾多次召见当时的史官,谁敢保证他当时没有给这些官员一些暗示?

除此之外,在一些唐代史书中,李世民被描绘成一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奇才,甚至连高祖李渊都比不上他,这就有点太***了吧?李渊起兵时,李世民才多大,他老子要是没点本事,就凭他李世民能成功推翻隋朝

李渊起兵之初,曾派遣建成、世民兄弟率军前往攻取西河地区。李建成在出兵之前,发现招募来的义军毫无作战经验,于是他立下军法,整肃三军。并且在进军西河的路上,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最后往返只用了九天就平定了西河。班师后,李渊封李建成为陇西公,为左领军大都督。


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渊退位并立自己为新的太子,继承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经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登顶最高权力中心,而且开创了贞观盛世,为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基础,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显然,李世民的个人实力是强于其兄李建成的。但是也不能因此片面听信史书描述来盖棺定论李建成就是一个无能之辈。李建成在选拔人才、政治上的远见及军事能力还是有以下几点可以佐证的:

第一:招募贤才。早在隋朝末年各路义军揭竿而起的时候,李渊就有了起兵的念头,所以他让李建成携带家眷居住在河东,并秘密招募有才能的人,为起兵做准备。而李建成也不负父托,在李渊正式起兵的时候,为李渊带来了河东地区的积极响应;除此之外,李建成手下的武将薛万彻、冯立、马三宝等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还有文官王珪为唐初明相,魏征更是凌烟阁功臣之一。

第二:劝父起兵。为了解除争夺天下的后顾之忧,李渊试图结交突厥,但是突厥要李渊自立政权才会给予支持。当时对于自立,李渊是坚决不肯的,李世民等人劝谏均无果。后来李建成劝李渊效仿尹伊、霍光废掉隋炀帝杨广拥立代王杨侑,李渊这才下定决心更改旗帜像突厥表态,并发兵传缴各郡县;

第三:平定山东武德五年,地方割据势力刘黑闼在被李世民击败后逃往突厥,后又引突厥军作乱山东。因为虽为嫡长子,但是李建成的军功却是远逊于李世民的,所以魏征向李建成建议让他请旨出征。于是李建成听从魏征的建议,请求去征讨刘黑闼。同年十二月,李建成于魏州擒杀刘黑闼并平定山东,高祖大悦。

以此看来,如果没有玄武门政变,李建成当了皇帝即便不能成为李世民一般的千古一帝也是能成为一个好皇帝的。而且隋末唐初的思想家、史学家温大雅曾言:“太子及王俱禀圣略,倾财赈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缯博徒,监门厮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温大雅作为同时期的史学家,并且同时被李渊和李世民两代帝王信任和重用,他的评价或可用作为鉴别。

隐太子李建成到底是不是无能之辈,实际上唐太宗李世民已经给出了答案。在出土的息隐王(李建成死后,最初被李世民改封息王,谥“隐”。在李建成入土多年以后,李世民才重新恢复了他的皇太子身份,谥号依旧,即人们常说的隐太子)墓志中,人们发现,李建成的谥号“隐”是被抹去重新刻上去的,原先的谥号非常接近繁体的“灵”字。换言之,李世民最初给自己胞兄的谥号是“灵”,在临近入土之前才改为了“隐”。由于时间仓促、已经来不及重刻墓志了,因此将原墓志中的“灵”字抹去,改刻为了“隐”字。

中国古代的《谥法》体系中,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怪曰灵,极知鬼神曰灵。很显然,灵这个谥号直指李建成不勤成名。什么意思?李建成身无寸功,却忝居皇太子之位多年!或许连李世民自己都觉得如此评价自己这位为***王朝***建国建立下过巨大功勋的胞兄有些太过分了。于是,李世民在李建成下葬前将其谥号改为了“隐”。《谥法》对隐的定义是隐拂不成曰隐,不显尸国曰隐,见美坚长曰隐。虽然“隐”也谈不上是什么美谥,但至少比“灵”要好得多!就这样,息灵王成了息隐王。仅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得出,虽然兄弟阋墙、手足相残已成定局,但是李世民对自己胞兄的历史功绩还是买账的!反过来说,李建成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无能之辈,他为***王朝***建国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这是从李世民的角度来说的,接下来再从李元吉的角度来看。众所周知,李元吉是唐高祖李渊儿子中武力比较出众的。有史料记载,李元吉曾经和李世民麾下的猛将尉迟恭进行过比武,结果是半斤八两!或许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恭一箭射死李元吉而没有直接与李元吉短兵相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李元吉太能打了!而且,李元吉在唐王朝***建国前后也曾经多次披挂上阵,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少军功。试想,如果李建成真的只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李元吉会那样死心塌地跟着他?个人认为很难!起码李建成是有驾驭李元吉的资本的,这个资本就是李建成的能力,不是吗?

虽然关于李建成的官方史料大多经历过李世民的“指导”,其真实性大大降低。但是,从现存的官方史料和一些私人记录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出一些端倪。太原起兵实际上并不是李渊迫不得已,是在和几个儿子私下密谋之后发动的。而这其中,作为嫡长子兼继承人的李建成功不可没。换言之,其李建成和李世民一起促成了李渊的太原起兵!太原起兵之后,作为嫡长子兼继承人的李建成并没有被父亲李渊派上战场,而是留在了大后方。也正是因为李渊的这个安排,给了李世民广阔的历史舞台,也为后来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兄弟不和埋下了伏笔。但是,李建成在大后方并没有花天酒地,大后方的行政***务与前方的后勤补给,基本上都是李建成在居中调度。众所周知,历来打仗打的都算后勤补给,如果没有李建成给前方送来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李世民孤军无援恐怕只能是坐困愁城了!因此,在唐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李建成的功劳并不比在前方冲锋陷阵的李世民小多少。这也是为什么李渊***建国之后并没有太多犹豫便册立李建成为皇太子的原因所在。战争时期需要勇将,和平时期更需要的是行政能力出众的储君、皇帝,而这恰恰是李建成的长处。

换言之,如果李建成只是一个只会啃老的无能之辈、纨绔子弟,是嫡长子又如何?李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难道想和他姨父杨坚建立的隋王朝一样二世而亡吗?显然不会!因此,李建成能够坐上皇太子之位,起码说明他还是有治国之才的!隋二世而亡的教训并不久远,而且隋炀帝还是李渊的表兄弟,李渊不可能为了拘泥于嫡长子继承制而罔顾***王朝的江山社稷,不是吗?说到底,李建成之所以给人以无能之辈的印象,完全是因为李世民为了强调自身正统性、合法性而刻意为之,为的就是用李建成的所谓无能来反衬自己能力出众,为玄武门兵变寻找“合法”的依据。但是,人死为大,在没有了利益冲突之后,一母同胞的情分多少还是有一点的,李世民最终在给李建成的谥号里还是“手下留情”了!毕竟自己杀了大哥,还要让大哥背负一个极度的恶名入土,太不厚道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唐朝李建成如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唐朝李建成如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李建成 李世民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