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朱隶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朱隶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梁雁冰是朱棣什么人?
梁雁冰是北元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独女,父母兵败被围***于滇池,她决计复仇。实为蒙古人,但一直伪装成汉人,从小也接受汉化教育。在京城差点被锦衣卫处死,被朱棣所救。喜欢朱棣,后随朱棣到北平,一直在他身边,策划他起兵,以实现她分裂大明的企图,最后为朱棣而死。
北京作为明朝首都一共有多少年历史?
2。金朝时北京为中都。定都北京。
3。元朝忽必烈也在北京定都叫大都。1368年改大都为北平府;
4。1403年明朝明成祖朱棣将他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也叫北京。
后来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把北平改为北京定都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不同的城市都曾经成为过中国的首都。其中西安建都时间最久,长达900多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历史一共276年。
明朝一共276年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从朱元璋称帝开始,到崇祯自缢结束。
明朝朱棣篡位对历史的发展是怎样的?
对于朱允炆所统治的明朝将来会如何,其是否会强盛,是否会衰败,我们无从得知。但朱棣治下的明朝如何如何,我们却是看得一清二楚。
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朱棣统治的明朝国力强盛,吏治清明,经济发达,外交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史称“永乐盛世”。
1402年,这个不被朱棣承认的“建文四年”。
这一年,朱棣兵临南京城下,通过非法武装手段成为明帝国新的皇帝。
明成祖朱棣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
首先是“年号”,朱棣拒绝承认朱允炆皇位的合法性,并革除“建文”这一年号,将当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虽然朱元璋已经驾崩了四年多)。
然后是“制度”,建文帝上台后废除了很多朱元璋时期的制度,不论这些制度是好是坏,对于朱棣来说,敌人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赞成,于是这些被废的制度在永乐一朝获得新生。
接着是“机构”,在“洪武”和“建文朝”被冷落的“锦衣卫”被恢复权势,除此以外,另一由太监做主导的特务机构——东缉事厂(东厂)成立。
从现在的角度看历史的问题,和历史时代中的人看相同的问题肯定结果不相同。其他的都抛开不说,单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事就非常伟大,因为自古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威胁都一直存在,灭了一拨又换一拨,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朱棣把帝都从南京北迁,让大明朝的皇帝站在长城脚下守卫国门,可谓是一件了不起的功绩。如果不是长期处在外部游牧民族掠夺的紧张压力下,可能大明君王上下和官僚集团会更早的完成***怠政这些使国家快速完蛋的事,不用等到崇祯,估计最慢嘉靖的时候大明就完了。
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二十三年率军打败北元乃儿不花,建文帝即位后,实行削藩政策,(朱棣后来也削蕃)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南京。建文四年,攻破南京,即位大明皇帝。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出兵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置大古刺等宣慰使司和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和对南海地区的经营。
很多人反对朱棣登基的原因在于两方面:
一、朱棣大胆将决策权分给内阁与宦官,造成党争与宦官乱政
二、朱棣的后人朱祁镇在土木堡中葬送了大明精锐,让武勋阶层断代,从此文官更加跋扈。
其实朱允炆如果真的继位,还就真不一定是坏事。
这个倒霉蛋的“坏”,全都用在了自家亲人身上,看上去逼得自家叔叔***,血亲相残,但削藩难道对大明来说是坏事吗?
不一定吧,明朝后期,财政可是被诸多藩王拖的死死的。
而且朱元璋为孙子打下的基础太好了,基本不会发生什么叛乱。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朱允炆书生气太重,可能无法像朱棣那样五征漠北,将残元势力打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朱隶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朱隶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