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和西亚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和西亚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时传入西亚的发明?
751年7月-8月(唐玄宗天宝十年)唐朝和黑衣大食发生怛罗斯之战。以***帝国胜利告终,高仙芝只得携带1000余骑兵杀出重围。 黑衣大食俘虏了大量唐军,唐军中有不少正是懂得造纸的工匠,造纸术由此传入西亚,后又由西亚传入欧洲。
蒙古族西征花拉子模和东欧便多用火炮攻城,火药便是如此传入西亚和欧洲。
至于印刷术和指南针,便是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入西亚,然后又由***传入欧洲。
西亚玛瑙是什么年代?
具文献资料及馆藏品出土记录来看,西亚玛瑙管饰品起源于两河流域,时间为公元前(西元)2500年左右,即距今4000多年前。那时都是贵族上流社***拥有,属于高档物品,价值很高。
春秋战国时期,中土上流阶层不断左右着缠丝玛瑙的流行趋势,使之从西亚玛瑙的“高透、高玻”逐渐向“类玉型”转化(类玉型材质也是唐代出现的二型镶蚀天珠的主要载体),从而衍生出管钻大孔、皮革纹抛光等技巧,以及温蕴内敛的西北玛瑙材质(此为鉴定西亚缠丝和藏系缠丝的基本标准)。
唐朝文化受西域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首先是服饰上。唐朝人特别崇尚突厥和东伊朗人的服饰风格。男女出行爱好穿胡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是如此。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就是一位效仿突厥人服饰的急先锋,他一生最大的愿望竟然是去草原上生活,作一名真正的突厥人。在唐中宗之时,贵族妇人和宫女之***别盛行外民族的服装,中亚粟特人的男装,一种翻领对襟的袍服,被改造为唐代妇女的时髦服装。唐朝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其文化绚烂夺目,兼收并蓄,不仅仅影响了周边地区,同时也受各地文化的影响。唐朝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受到了西域文化的影响。其中服饰和饮食这两方面所受的影响最为明显。
其次是饮食。出于对突厥人饮食习惯的模仿,有些显贵的人家在帐篷前的狼头纛下,亲手将煮熟的羊肉用佩刀割成片大嚼大吃,其中典型代表也包括太子李承乾。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十分普遍,在饮食方面具有普遍性的影响是胡食的传入。在唐代,胡食的种类主要有胡饼、烧饼。胡饼即芝麻饼,中间夹有肉馅;烧饼就是油煎面饼。在唐代,卖胡饼的店铺十分普遍。流行于***国家的抓饭,在唐朝也非常盛行,这种抓饭是用稻米拌以酥油,加上肉或鱼虾、蔬果等佐料的食品。
唐朝与***一场大战,实则彻底改变西域的命运,对吗?
你说的是怛罗斯之战。751年,高仙芝帅唐安西都护府属下3万精兵,千里远征,与***人在中亚怛罗斯城下的一场战争。参与战争的还有昭武九姓是唐军的仆从。史载***人15万人,唐安西军3万人(战斗兵),昭武九姓有若干,双方大战数天,后仆从军败退,唐军战败,逃回数千人。在唐朝历史和***历史上,这场战争是微不足道的,但从此,***人不再东侵。唐朝因安史之乱也止步中亚,是汉民族最远的步子。怛罗斯之战,唐朝几乎没有损失(安西军主力也没有多大损失),在历史上就一句话带过。但唐军的随军工匠被俘虏,汉族的先进的冶铁技术,制纸技术被传入中亚(著名的大马士革刀,790多年在西亚的造纸作坊),中国造纸术的广泛传播,使得西亚,欧洲,非洲文明有了廉价的载体,更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廉价的纸张使得文明传播更容易。)所以,我认为,怛罗斯之战,中国最大的损失是造纸术的传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和西亚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和西亚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