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鼎盛时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鼎盛时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说明代是我国漆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代时期,我国与世界的贸易十分繁荣,郑和七下西洋,此期间我国的手工业漆器、瓷器、艺术品都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各行各业的精英艺人纷纷制出精致的生活用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到了清代闭关自守,与世界贸易减少了,而生产漆器的原料大多来自于热带,桐油和漆料都少了,人们一般都不制作漆器了。
漆器工艺复杂,用料费,用时费。所以明代以后漆器生产量非常少了。明代就是漆器工艺最鼎盛的时期。
明朝最有名的年份?
永乐年间,国家经济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统一形势更加拓展和稳固,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修纂《永乐大典》、设立内阁、疏通运河、威服蒙古、收复安南、荡平倭寇、铸永乐大钟等。永乐为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明代各朝也因皇帝的鲜明个性而有不同的气象。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 。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这是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说大明亡于万历十五年,并非说万历十五年以后明朝就灭亡了,万历十五年不应理解为具体的年代,而应理解为一个分水岭,万历十五年是神宗执政的分界点,也是大明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明亡于万历十五年,其旨在于说万历埋下了大明灭亡的祸根。
明朝最鼎盛的时期是什么时候?哪个皇帝在位?你怎么看?
其中永乐时期是明朝军事最强大的时期。执政皇帝是明成祖朱棣,休养生息使明朝恢复强盛,达到鼎盛。
宣德时期是明朝财力最雄厚的时期,堪称“仁宣之治”。宣宗实行德政治国,并且先后派遣郑和、王景弘下西洋 ,使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仁宣之治”。其统治偏向保守固本,注重休养生息。任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贤臣辅佐朝政,停止郑和下西洋和对外战争以积蓄民力,鼓励生产,宽行省狱,力行节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鼎盛时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鼎盛时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