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之后西域的历史,唐朝之后西域的历史发展

kodinid 3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之后西域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之后西域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西域纳入中国版图始于什么时候?
  2. 五代宋辽金时期西域各政权?
  3. 西域是谁的故土,最后的安西军?

西域纳入中国版图始于什么时候?

汉朝设置西域都督,但名义上西域36国还是独立的国家,不隶属于中央***。

正式纳入版图是唐朝,安西四镇、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包括今天的新疆、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大部、塔吉克斯坦的广袤地区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李白出生的龟兹,是安西四镇之一,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

五代宋辽金时期西域各政权

五代宋辽金时期,西域变化比较大,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西域逐渐被吐蕃帝国占领,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吐蕃帝国由于内乱也衰落,西域脱离吐蕃,同时,回纥汗国解体,大批回纥人迁入西域,逐渐在西域形成了黑汗王朝和西洲回纥等一些小国家,辽王朝灭亡后,耶律大石进入西域建立了西辽***,西辽逐渐统一西域,直到被蒙古帝国灭亡。

唐朝之后西域的历史,唐朝之后西域的历史发展-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域是谁的故土,最后的安西军?

孤悬海外有遗忠:安史之乱后孤守西域的唐军 由于唐玄宗隆基晚年的昏聩,内用佞臣李林甫、杨国忠,外用叛将安禄山、史思明,755年造成安史之乱,国家势力一溃千里,使得***势力进占西域,从而使中华文化近500年无法占领西域,才使得***一统中亚、西域,造成今天的新疆各族都被***化。安史之乱后的西域历史 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755年(天宝十四载),唐朝国内爆发了有名的安史之乱,由唐朝蛮族将领安禄山、史思明率领的东北边疆叛军长驱南下,攻陷东、西两京,唐玄宗怆惶逃出长安,南下四川盆地。玄宗的儿子肃宗在灵武继位之后,调集西北边军勤王平叛,守卫西域的安西、北庭节度使属下的边兵也被大批调往内地。据记载,756年(至德元载)有三支西域唐军被调回内地,其中李嗣业、段秀实率精兵五千,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率兵七千,马磷精兵三千,三支军队共一万五千人返回凤翔,参加了收复长安的战争,以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战斗力很强的镇西北庭行营。(见《新唐书》各人传记) 除了西域边兵之外,唐朝还征发了西域各国本地的军队帮助平叛。《资治通鉴》卷218记载,756年肃宗在征发拔汗那兵马的同时,又使拔汗那"转谕城郭诸国,许以厚赏,使从安西兵入援。明确见于记载的有于阗王尉迟胜率领的本国兵马五千(《旧唐书·尉迟胜传》)。另外与拔汗那一起发兵的还有大食等国。最晚到757年(至德二年)正月以前,他们就已经行进到了河西地区(《资治通鉴·卷219》)。到了758年(乾元元年)秋天,吐火罗叶护乌那多与西域九国首领来朝,请求"助国讨贼",肃宗派他们赴朔方行营效力[《册府元龟》卷***3《肋国讨伐》,参见《新唐书·吐火罗传》]。西域边兵大批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势力。这时西域的外部威胁主要是大食和吐蕃,西域防御能力的衰退,给他们提供了入侵的时机。但是大食势力并没有趁机东进,而是派兵助唐叛乱,这说明大食从一开始就无意(或无力)进入葱岭以东的地区。对吐蕃而言,这时唐朝不仅仅是撤回了安西、北庭的边兵,而且也调回了陇右、河西防备吐蕃的军队,入侵陇右、河西要比进攻西城便捷得多,也有利得多,于是吐蕃大举进攻河西。在这种形势之下,西域反而得以保全,孤军坚守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之后西域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之后西域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唐朝之后西域的历史,唐朝之后西域的历史发展-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西域 吐蕃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