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郑和西洋行历史,郑和西洋是明代

kodinid 3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郑和西洋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郑和西洋行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郑和下西洋起止年代?
  2.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这一事件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起止年代?

起是明朝1405年6月1曰(永乐三年五月五日,端阳节)。

止是1426年(宣德元年)。

明朝郑和西洋行历史,郑和西洋是明代-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郑和(1371年?一1433年?),一涚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称“三宝太监”),云南昆阳(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下西洋航路之运、之繁复,在世界航海史上是划时代的。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各种局限性,地理***现的历史使命未能由郑和船队完成,但他们所经历的航路,在那广大的范围内,发展了亚非各个沿海国家和地区之间纵横交错的海上交通,沟通和加强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各国之间的联系,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起于1405年6月止于1430年

明朝郑和西洋行历史,郑和西洋是明代-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郑和一共七次下西洋,下西洋的时间分别为:1405年6月、1407年10月13日、1409年10月、1413年11月、1417年6月、1421年3月3日、1430年。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

郑和下西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远到达过东非、红海,共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明朝郑和西洋行历史,郑和西洋是明代-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也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这一事件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永乐朝,也就是朱元璋儿子朱棣执政的时期,出现了俗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从1405年开始,此后三十年间,郑和共七次远征南海、印度洋,史书记载郑和到访过的国家,“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朱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历来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一种,即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关于这一点,姑且抛开不谈,单说它与朝贡政策的关系。朱棣令郑和远征的目的,“在于把以明朝为顶峰的朝贡体制扩展到海域世界”。就结果而论,目的达到了,在明朝陆海军的威逼与利诱之下,南洋大小政权纷纷前来朝贡,据统计,朝贡国家和部族一度高达65个。

我们再说郑和下西洋,关于当时的盛况,从中国出发的郑和船队,在规模以及权限上就像一座行驶在海面上的帝国,甚是威风。当船队出现在海平面上的时候,东南亚、印度洋沿岸的居民肯定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庞大的帝国存在。

其实这更像是一场例外或意外,纵观明朝,大多时期,都在实行海禁。与海禁对应的一个现象,则是倭寇,也就是日本海盗。据其考证,早在元朝,倭寇的足迹便侵入中国山东半岛,其队伍当中,不乏中国的海民。这一模式,在明朝得到克隆。所以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倭寇不仅指日本人,其中中国人并不在少数,甚至充当了领袖角色,像王直、徐海等,都是倭寇的大头目。王直成为倭寇,极具代表性,他本是盐商,后作海商,由于海禁,海商只能从事走私贸易,在明朝的重重围剿之下,一些海商渐渐转型为海盗,与日本浪人结合,则成倭寇。这则有点“逼上梁山”的意思,用王直自己的话讲,叫“国家驱盗”,就是国家逼我当倭寇,而非自愿当倭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郑和西洋行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郑和西洋行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郑和 西洋 明朝